風寒外邪侵襲於肺而致肺氣失宣,臨床以鼻塞、清涕、咳嗽、惡風寒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感冒、咳嗽、哮喘、失音,以及西醫的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風寒束肺是風寒外邪侵襲肺衛皮毛,影響肺主宣發肅降的生理功能。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襲而發病。風寒犯肺途徑有二:一是從鼻竅而入;二是由皮毛而入,即所謂從其合而達肺。

  風寒束肺的臨床表現:輕癥隻有鼻塞流涕,咳嗽白痰,頭痛等癥狀狀。典型者並見發熱,惡寒,無汗,關節疼痛或痰多喘促等表現。由於外受風寒,肺衛閉實,毛孔緊閉,肌膚失於溫煦而惡寒身痛;衛陽被遏,體內陽氣不得發越,以致出現發熱無汗,風寒外閉肌表,內鬱肺氣,肺氣失宣則上逆而為咳、喘。如邪實氣壅,肺氣不能宣降,又可見喘促,鼻搧(小兒常見),胸悶等肺閉喘嗽癥候,為風寒束肺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風寒束肺為邪在表階段,治療首當以驅散外邪,常用疏風散寒、宣肺解表法,輕者宜用杏蘇散,重者用麻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