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虛損不足,臨床以咳嗽乏力、畏風自汗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多見於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醫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心病等疾病。

  《內經》論述瞭肺氣虛的病因病機。隋代《諸病源候論》 闡述瞭汗出病候與肺氣虛損,衛陽不固的關係。宋代楊仁齋(即楊士瀛)的《仁齋直指方論》認為肺氣虛進一步發展即為肺陽虛證。明代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指出肺氣虛的主要癥狀是虛喘。清代《醫學心悟》指出肺氣虛有因“脾虛不能生肺”而成者。

  肺氣虛可由勞傷、久咳、暑熱及重病之後,或脾虛不能上升清氣於肺,而致肺氣虧少,功能活動減弱,形成肺氣虛證。

  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為咳喘氣短,聲音低怯,自汗畏風,易感外邪,氣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脈弱等。由於肺主諸氣而司呼吸與聲音,有輸佈精微至全身,通調水道的作用。因而病理上,肺氣不足,一則胸中宗氣虧少,呼吸失司;二則衛氣不足,衛外不固,易被外邪所襲;三是肺氣虛少不能通調水道,佈散精氣而致水液失調,臟腑周身失養。所以肺氣虛的辨證要點大致有以下幾方面:①咳嗽聲低無力,喘息短氣,聲怯懶言,痰多清稀。②面色不榮,畏寒自汗,疲乏無力,易患外感,或脾氣虛導致大腸傳送無力而致便秘,雖有便意而大便難下伴汗出氣短。③除上述肺經癥狀與全身表現外,多見舌質淡,苔薄白,脈虛或細弱。

  肺氣虛又可發展為肺陽虛,前述癥狀更加嚴重,且有背寒怕冷,反復感冒等陽虛表現。如肺氣虛與脾虛或腎虛同時存在,可出現浮腫,小便不利。

  肺氣虛的治療以補益肺氣為主。肺虛咳喘可用補肺湯或人參胡桃湯;肺衛不足易感外邪可用玉屏風散;合並肺陽虛者可用保元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