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松為主,松靜結合的靜氣功基礎功法。《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有類似記述:“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刑,以使志生。”文中的“緩刑(形)”即指肢體的放鬆而言。放鬆功是一種將體勢、呼吸、意守三種練功手段綜合在一起的氣功功法,適用於健康者和一般慢性病患者,也可作為習練其他功法的入門功法,或貫穿在整個練功過程中,以提高練功品質。臨床上主要用於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冠心病、青光眼、哮喘、神經衰弱、焦慮癥以及精神緊張所引起的各種慢性疾病的治療。

  放松功的要領是有意識地註意身體各部位,結合默念“松”字,逐步把全身調整得自然、輕松、舒適,進而解除精神的緊張和形體的疲勞,使心身都處於一種放松狀態。呼吸力求自然,同時逐漸集中註意力,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放松功的體勢主要有平坐勢、仰臥和站立勢。放松功練法主要有以下幾種:①三線放松法。將身體分為兩側、前面和後面三條線,自上而下依次進行放松。第一條線(兩側)從頭部兩側→頸部兩側→兩肩→兩上臂→兩肘→兩腕→兩手掌→兩手指;第二條線(前面)從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前面→膝關節→小腿→兩腳腕→兩腳→兩腳趾;第三條線(後面)從後腦部→後頸部→背部→腰部→兩大腿後面→兩膝窩→兩小腿後面→兩腳底。②分段放松法。將全身分為若幹階段,自上而下進行放松,順序從頭頂→額部→面部→頸部→胸背部→腰腹部→兩大腿→兩膝部→兩小腿→兩腳腕→兩腳;另一順序為兩肩→兩上臂→兩肘→兩小臂→兩手腕→兩手。③整體放松法。將身體作為一個整體,在默念放松的狀態下進入氣功狀態,此法適用於有一定放松功基礎的練功者,一般可練30分鐘左右。準備結束練功時要作好收功。方法是,不論意守何處,都要把意念活動轉移到中丹田(肚臍深部)。男左手(女右手)手掌按在肚臍處,另一隻手掌心貼在前一隻手手背上,兩手同時自肚臍中心先以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推轉十數圈;稍停頓後,再以逆時針方向推轉相同的圈數,停在肚臍處片刻,輕搓雙手,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