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其證象而治的治療法則,又稱從治。從,指採用方藥的性質順從疾病臨床表現的證象。但這種證象往往是假像,如熱病表現寒象,寒病表現熱象等,一般稱為真熱假寒,真寒假熱。這種從用藥性質與疾病假像相一致的治法,其實質還是在治病求本法則指導下,針對疾病本質而治療的方法,實質上仍是治病求本。

  反治主要包括熱因熱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等治法。

  熱因熱用 以熱治熱,即用溫熱性質的方藥,治療假熱癥狀的病證。適用於寒盛於內,虛陽被格拒於外,反見熱象的真寒假熱證。如《傷寒論》的少陰病,裡寒外熱,見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不惡寒,面色赤等,選用通脈四逆湯治療。由於陽虛寒盛是其證候本質,故用辛熱的通脈四逆湯溫陽祛寒,假熱就會自然消失。

  寒因寒用 以寒治寒,即用寒涼性質的方藥,治療假寒癥狀的病證。適用於邪熱極盛,但又鬱結於裡,使陽氣不能運行透達於四肢,反見寒象的真熱假寒證。例如熱厥證,熱邪鬱伏越深,則四肢厥冷越明顯,極似寒證,但又有壯熱心煩,口渴喜冷飲,小便短赤等裡熱癥狀。此證的本質是熱盛,而四肢厥冷隻是假象,故須用寒涼的白虎湯熱飲,清其裡熱,假象也就消除。

  通因通用 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方藥,治療裡有實邪而表現通泄癥狀的病證。適用於食滯腹痛,而腹瀉不暢;實熱裡結,燥糞不下,而糞水旁流,狀似泄瀉;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濕熱所致尿頻、尿急等病證。這裡病證治療時不能用固澀止瀉、止血、縮尿,而應該分別采用消導瀉下、活血祛瘀及利尿等方法,才能使病邪排出通順,通泄癥狀方能消除。

  塞因塞用 以補開塞,即用補益藥治療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行所導致的真虛假實證。例如脾虛病人,常因運化無力,出現上腹痞滿,食後飽脹,當以健脾益氣的補中益氣湯治療,脾氣得以健運,則腹脹自消。又如老人常因氣虛、血虛或津枯腸燥而大便秘結,治療當分別以補氣、補血或滋陰潤腸為主,不可妄用瀉下藥。婦女由血虛、肝腎虧損等原因出現的經閉,也需用補血或滋補肝腎而治,不可誤用活血化瘀的通經藥。

  綜上所述,運用反治法的關鍵在於: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謹守病機,治病求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