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病證。主要表現為肌肉、筋骨、關節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臨床上具有漸進性或反復發作的特點。痹證的發生,與體質的盛衰以及氣候條件、生活環境有關。痹證初起,不難獲愈,晚期病程纏綿,預後多不良。

  《內經》對痹證的病因、證候分類、以及轉歸與預後等已有明確的認識。後世醫傢論述較多,並積累瞭豐富的臨床經驗。如漢唐時期即已積累瞭大量治療痹證的有效效方劑。明清時期對痹證的病機、辨證、治則以及方藥的選擇、配伍等均有發展,使痹證的辨證論治漸趨完整。痹證作為癥狀可見於西醫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以及骨質增生性疾病,其他如佈氏桿菌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硬皮病、結節性紅斑、結節性脈管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等也可見到痹證證候。

  病因病機 痹證的發生,主要由風、寒、濕、熱之邪乘虛侵襲人體,引起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或病久痰濁瘀血,阻於經隧,深入關節筋脈。一般多以正氣虛衰為內因;風寒濕熱之邪為外因。痹證起病一般不明顯。疼痛呈遊走性或有定處,有的為刺痛、或麻木、或腫脹。但部分患者起病有發熱、汗出、口渴、咽紅痛、全身不適等癥,繼之出現關節癥狀。本病初起,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肢體皮膚經絡。久病多屬正虛邪戀,或虛實夾雜,病位則深入筋骨或臟腑。臨床上可出現瘀血痰濁阻痹;氣血虧虛;或復感於邪,臟腑損傷等病理變化。

  辨治 依據病因以及病邪的偏盛,痹證一般分為風寒濕痹和熱痹兩大類。辨證時,首先應辨清風寒濕痹和熱痹的不同。熱痹(風濕熱痹)以關節紅腫灼熱疼痛為特點,風寒濕痹雖有關節酸痛,但局部無紅腫灼熱,喜暖畏寒;對風寒濕痹又應區別風寒濕偏盛的不同。風邪偏盛,則關節酸痛,遊走不定為風痹(行痹);寒邪偏盛,則痛有定處,疼痛劇烈為寒痹(痛痹);濕邪偏盛,肢體酸痛重著,肌膚不仁為濕痹(著痹)。

  其次辨患者體質,陽氣虛衰者,多呈虛胖體型,屬風寒濕痹。陰精不足者,多呈瘦削體型,多屬風熱濕痹。

  此外,對病程久者,尚應辨識有無痰瘀阻絡,氣血虧虛及臟腑損傷證候。

  痹為閉阻不通之意,故治則以宣通為主,氣血流通,營衛復常,則痹證可逐漸痊愈。除內服藥物治療外、針灸、熏洗等療法,均有一定效果。

  風痹 風痹初起,邪氣較淺,尚未入臟腑,多發於膝、腕等關節。證見肢體關節酸痛,遊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熱,苔薄白,脈浮。治宜祛風通絡、散寒除濕,方用防風湯加減。若見關節腫大,苔薄黃,宜寒熱並用,方用桂枝芍藥湯加減。

  寒痹 寒氣偏盛,入於筋骨,肢體關節為主要疼痛部位。證見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痛增,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膚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治宜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方用烏頭湯加減。

  濕痹 濕為陰邪,其性粘滯,最易阻遏氣血津液的流通。證見肢體關節重著,腫脹,痛有定處,活動不便,肌膚麻木不仁,苔白膩,脈濡緩。治宜除濕通絡、祛風散寒,方用薏苡仁湯加減。

  熱痹 風、寒、濕痹後期化熱傷陰,高熱、久熱不解而形成。證見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稍舒,痛不可觸,可病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多兼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等全身癥狀,苔黃燥,脈滑數。治宜清熱通絡、祛風除濕,方用白虎加桂枝湯。若熱痹化火傷津,可見關節紅腫,疼痛劇烈,入夜更甚,壯熱煩渴,舌紅少津,脈弦數。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方用犀角散。

  痹證遷延不愈,多呈正虛邪戀,虛實夾雜證候。

  ①氣血津液運行不暢日久,瘀阻於絡,津凝為痰,痰瘀痹阻。出現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屈伸不利,疼痛時輕時重,舌質紫,苔白膩,脈細澀等癥。治宜化痰祛瘀、搜風通絡,方用桃紅飲加減。

  ②痹證日久不愈而氣血耗傷,為氣血虛痹。證見骨節酸痛,時輕時重,而以屈伸時為甚,或筋肉時有驚掣跳動,面黃少華,心跳乏力,短氣自汗,肌肉瘦削,食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脈濡弱或細數。治宜調補氣血為主,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當歸。

  ③痹證日久不愈,由經絡而病及臟腑,形成臟腑痹。其中以心痹較為多見,如證見心悸氣短,動則尤甚,面色少華,舌質淡,脈虛數或結代。治宜益氣養心、溫陽復脈,方用炙甘草湯加減。

  痹證初起,正氣尚未大虛,病位較淺,不難痊愈。但病邪深入,由經絡、肌腠而漸至血脈、筋骨,出現關節畸型,甚至損及內臟,引起心痹者,病程纏綿,預後不良。加強體質鍛煉,避免居住在潮濕環境,註意冷暖,對預防痹證的發生有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