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應點作為進行針灸治療的腧穴。又稱天應穴、不定穴。《靈樞·經筋》說:“以痛為輸”,即根據痛的部位來定位。這種取穴法是穴位發展的最初階段,是穴位的起源。從按壓敏感這一特點來說,取用經穴和奇穴時都應加以註意。有時按壓到敏感的地方,既不是經穴,又不是奇穴,即可稱之為阿是穴。阿是穴這一名稱,是《千金要方》開始提出來的,其雲:“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處,即雲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這是指用按壓撮捏手段檢查病病體時,如發現敏感反應(輕快或疼痛)處,便可定作針灸穴位。它既無具體的穴名,又無固定的位置,臨床多用於疼痛性病證。阿是穴在疾病診斷上也有一定參考價值,如在足三裡下1~2寸間有明顯壓痛,結合臨床右下腹部疼痛等體征,有助於闌尾炎的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