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胸腔的臟器,在人體臟腑中位置最高。與心、肝、脾、腎合稱為五臟。在五臟中,肺與心、腎關係密切。肺開竊於鼻,外合皮毛。肺和大腸由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相互絡屬,二者互為表裏關係。肺通過經脈循行,與胃口、橫膈膜、喉、胸部、腋下、上肢內側、肘、腕等部位相通,肺的病變往往反應在這些部位上。

  在陰陽五行分類中,就臟腑而言,五臟皆屬於陰,但由於肺位居諸髒之上,有“五臟之華蓋”之稱,故肺又屬陰中之陽髒。

  主要生理功能 包括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通調水道、主治節和朝百脈。

  主氣、司呼吸 肺主氣,是指人體一身之氣都歸屬於肺,由肺主持。人體之氣,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自然界之清氣三者構成。而水谷之精氣和肺吸入之清氣結合而成宗氣,積於胸中,上出喉嚨以司呼吸,且通過心脈佈散全身,以溫煦四肢百骸,故肺起到瞭主持一身之氣的作用。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運動,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除舊佈新,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肺主氣、司呼吸的功能有賴於肺氣的宣發和肅降。

  主宣發和肅降 宣發是宣佈、發散之意,肺臟通過肺氣向上向外的宣佈和發散,可以向全身佈散津液氣血、宣發衛氣於肌表,可發揮其屏障作用,通過出汗和呼氣以調節水液代謝,驅除肺和呼吸道內的痰濁、濁氣等病理產物。肅降是清肅、下降之意,是肺氣向下和向內清肅通降的功能活動,肺通過肺氣肅降將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由脾轉輸至肺之津液和水谷精微一並向下佈散,為人體所用;代謝後無用的水液“下輸膀胱”。肺氣的宣發和肅降是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

  通調水道 通即疏通,調是調節,水道是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道路。通調水道是指肺對人體水液代謝所起的疏通和調節作用,它也是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功能的體現。肺氣宣發則水液從皮毛、汗孔排泄。肺氣肅降則水液向下輸送,再經過腎和膀胱的氣化,將無用的水液化成尿液排出體外。

  主治節、朝百脈 肺主治節是指肺對其他內臟和營衛氣血均有一定的調節功能。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脈都聚會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後將富含清氣的血液輸送至全身。因肺主氣,心主血,氣為血之帥,肺朝百脈實際上就是肺臟協助心臟進行血液循環,所以肺有“相傅之官”之稱。

  與其他臟腑的關系 肺與大腸、心、肝、脾、腎等臟腑的關系較為密切。手太陰肺經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大腸經屬大腸絡肺,表裡相關。肺氣肅降,有助於大腸傳導功能的正常發揮;大腸傳道正常,肺氣便可清肅下降。肺與心同居胸中,肺主氣,司呼吸,心主血液循環,血在脈中循行全身,雖以心氣的推動為基本動力,但必需肺主氣司呼吸功能的輔佐,以足夠的宗氣“貫心脈”,心臟的循環功能才能正常進行。肺與肝相關,肺居膈上,其位最高,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其氣以下行為順;肝位於下,主疏泄,其氣宜升發向上。肝升肺降,相互協調,調暢人體氣機,肺與脾相關,肺主氣,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二者共同完成氣的生成過程。肺主宣發肅降以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液,二者同在水液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肺與腎相關,肺為水之上源,腎為主水之臟;肺主氣,腎納氣,腎陰為各臟之陰的根本。所以,水液代謝、呼吸運動以及肺腎之陰的相互滋養成為肺腎相連的紐帶。

  主要病證 外感內傷均可導致肺病。外感以風、燥、濕、熱之邪為主,因外邪犯人,首侵肺臟,肺為嬌臟,易感寒熱。在內傷中,凡引起氣機升降失常與津液輸佈障礙諸因素,均可導致肺的寒熱虛實病變。如風寒外來、表衛失調、營衛運行受阻,或風熱之邪自皮毛或鼻竅侵入肺系或外感燥邪,或濕邪困表等都可使肺氣失宣。若因外邪侵襲肺衛,肺氣不宣,或因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內生,均可導致肺失肅降,會引起咳逆、喘息不得臥、水腫等。如溫邪犯肺,或風寒化熱入裡,或素體熱盛,均可導致肺熱壅盛,引起咳喘、咯痰黃稠、面赤、身熱、苔黃、脈數等。若久病不愈或久咳傷肺,可致肺主氣功能衰弱,肺氣不足,引起咳聲無力、面色㿠白、體倦乏力、舌淡苔白等。若燥熱傷肺或五臟失和,可導致肺陰虧損,可見咳嗆少痰或無痰、潮熱盜汗、面赤顴紅、手足心熱等。總不外乎宣降失常。由於肺的經脈絡屬大腸和循行部位的關系,還可致便秘、胸悶脹滿、缺盆疼痛、上肢痛、咽喉腫痛、肩背痛等病癥。

  肺病的防治 診治肺病,要註意肺為嬌臟的特點,以及宣降失常的基本病機,用藥宜溫潤輕平,不宜寒涼重劑戕伐,總以恢復其宣降功能為準則。肺氣不宣者,視風寒、風熱、燥邪、濕邪之不同,分別予辛溫、辛涼、清潤、芳化之治法。肺失肅降者,宜化痰肅肺。肺熱壅盛者、宜清肺泄熱。肺氣不足者,宜補肺益氣。肺陰不足者,宜養陰潤肺。此外,肺病常與脾、胃、心、腎等臟腑相兼為病,如肺脾氣虛、肺胃陰虛、心肺陰虛、肺腎陰虛等證,這就必須分別施以健脾益肺、滋養肺胃、補益心肺、滋腎補肺等法,若僅治其肺,則療效欠佳。

  肺合皮毛,開竅於鼻,疾病大都由口鼻皮毛而入,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因而,保持肺的正常的宣降、司呼吸、主氣等功能,在預防疾病傳變、抵禦外邪入侵以及養生保健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形寒冷飲則傷肺”,外邪傷人,首先犯肺,這就必須在未病之先,註意避免受寒。即便是炎暑之季,不要過度貪涼飲冷。平時多做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也是保肺的要領。此外,肺與大腸相表裡,經常保持大便通暢,大腸傳道功能正常也有助於肺的清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