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寄生於體內,臨床以臍周疼痛、面黃肌瘦、面有蟲斑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小兒疳積、虛勞、厥證等病證。

  中醫學對蟲積證的認識頗早。如蛔蟲,在《素問·咳論》有“長蟲”,《靈樞·厥病》有“蛟蛕”等描述,《傷寒論》稱“蚘”,如雲“蚘厥者,烏梅丸主之”。絛蟲,《金匱要略》稱“寸白蟲”。蟯蟲,首見於隋代《諸病源候論》。此後歷代醫傢對諸蟲的來源滋生習性,及致病特點,傳染途徑等,都有一定認識。

  蟲積證證的形成,多由臟腑虛弱,飲食不潔,沾染蟲疾,或素體濕熱偏盛,滋養蟲體而致。

  蟲積證的臨床表現,據蟲的種類不同而有差異。如蛔蟲證,多見臍周疼痛,時輕時重,時作時止,面部可見白斑等,嚴重時可突發脘腹部劇痛,吐蟲,神情煩躁,四肢發涼。絳蟲證可有腹痛泄瀉,皮下結節,面色萎黃,消瘦乏力,甚則癲癇發作等。而蟯蟲則主要好發於小兒,以肛門奇癢,夜間睡眠不安,消瘦,煩躁為特征。

  治療蟲積證的基本方法是殺蟲、驅蟲。驅蛔蟲可選使君子湯、追蟲丸、化蟲丸等;治絳蟲可選檳榔湯等;治蟯蟲可服追蟲丸,外用石部煎劑灌腸、熏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