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部有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感覺的一種病證。又稱心嘈,俗稱饑嘈。可得食而暫止,或食已而複嘈。臨床上常和胃痛、吐酸等證同時並見,也可單獨出現。本證可因胃熱、胃虛、肝鬱、血虛等所致。預後一般良好。

  嘈雜的名稱,始見於金元時期。《丹溪心法》認為其病因為痰濕、氣鬱、食積、熱鬱等。明代《景嶽全書》認為,是由於脾胃虛寒、血少所致。清代《類證治裁》根據嘈雜不同的臨床表現提出瞭許多治療法則,如涼潤養胃陰、甘寒生胃液、清火降痰、溫溫通、健運等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嘈雜的病因主要是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香燥、醇酒肥甘或粘滯難消化的食物,和滯於胃,聚濕生痰,鬱而化熱,痰熱內擾所致;或因情志不和,憂鬱惱怒,肝氣不舒,鬱而化熱,熱擾於胃而成;或因脾胃素虛,或病後胃氣未復,胃陰受損;或過食寒涼、生冷之物,損傷脾陽,以致胃虛氣逆而成;也可因失血過多,或脾虛生化之源虧乏,營血不足,胃失濡養所致。由於嘈雜病因多種,故其證有胃熱、胃虛、血虛等不同。

  嘈雜的臨床辨證,主要是辨虛實。實證為胃熱,以口渴喜冷,多食易饑,舌紅,苔黃等為特征;虛證又有偏氣虛、陰虛、血虛的不同,分別伴有胃氣虛、胃陰虛及血虛的癥狀。主要證型有:①胃熱。證見嘈雜而兼惡心吐酸,口渴喜冷飲,心煩易怒,多食易饑或似饑非饑,胸悶痰多,不思飲食,舌質紅,舌苔黃或幹,脈滑數。治宜清胃降火、和胃除痰,常以溫膽湯加減。②胃氣虛。證見嘈雜時作時止,口淡無味,食後胃部作脹,神疲乏力,舌淡,脈細弱。治宜補益胃氣,常以四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為主方。③胃陰不足。證見嘈雜時作時止,胃納減少,食後飽脹,大便幹燥,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治宜補養胃陰,常以益胃湯為主方。④血虛。證見嘈雜而兼面黃唇淡,心悸頭暈,記憶力減退,夜寐夢多,舌質淡,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常以歸脾湯為主方。

  嘈雜的病情常隨吐酸、胃痛等證而變化,但預後一般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