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法之一,治療血虛證的方法。又稱養血。血對人體臟腑組織起著營養和濡潤的作用。血虛證是由於血不足而使臟腑組織失於濡養所表現出的證候。補血能使臟腑組織得到血液的充分濡養,使臟腑組織的功能恢復正常,治療由血虛所致的各種病證。補血法常用於治療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舌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四肢或手足麻木,婦女月經量少、衍期或經閉,舌質淡,脈細無力等病證。血虛證主要有心血虛證和肝血虛證。補血法有補心血和補肝血。此外,氣虛、精虧、血瘀等也可導致血虛證的發生,所以補血還有有補氣生血,填精補血,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的補血藥物有熟地黃、當歸、何首烏、阿膠等。

  補心血 適用於治療心血虛證的治法。證見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或結代等。常用養心湯治療。

  補肝血 適用於治療肝血虛證的治法。證見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眼睛幹澀,雀目,爪甲不榮,肢體麻木,筋脈拘急,肌肉裂動。婦女月經量少、衍期或經閉,脈細弦或澀。常用補肝湯或四物湯加首烏、枸杞子、雞血藤等藥治療。

  補氣生血 氣能生血。補氣生血法適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血虛證。臨床上多表現出氣血兩虛的證候,即除見血虛的一般癥狀外,還見倦怠乏力,氣短,納少便溏等氣虛的癥狀。常用八珍湯或當歸補血湯治療。

  填精補血 精能化血。填精補血法適用於治療腎精不足所致的血虛證或血虛所致的腎精不足證,臨床除見血虛的一般癥狀外,兼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腎精虧虛的癥狀。常用河車大造丸或左歸丸治療。

  祛瘀生新 瘀血內阻,新血不生,祛瘀可以生新。祛瘀生新法適用於治療由於血瘀所致的血虛證。臨床除見血虛的一般癥狀外,兼見積塊,舌質暗,有瘀斑或瘀點,脈細澀等血瘀癥狀。常用大黃䗪蟲丸治療。

  臨床註意事項 ①凡因痰濁、火熱邪氣所致的心悸、失眠、眩暈、熱盛所致的肢體抽搐及瘀血所致的經閉,不宜使用補血法。②血虛患者忌用溫燥傷陰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