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陰虧損,臨床以乾咳、潮熱、盜汗、顴紅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咳嗽、失音、咳血、肺癆、肺痿、熱病後期,以及西醫的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等疾病。凡肺燥傷陰,或虛熱內生,耗劫肺陰,均可成為肺陰虛證。肺陰虛又常累及腎陰,而致肺腎陰虛。

  肺陰虛的病因病機有內外兩個方面,外因為感受燥熱邪氣,燥熱化火,耗傷肺津,肺燥傷陰而致;內因則由於久咳傷肺,或癆蟲襲肺,或腎陰不足,肺失滋榮而致肺陰虛證。

  肺陰虛證的辨證要點是:幹咳無痰或痰少而粘,甚或痰中帶血。伴有潮熱,盜汗,顴紅,消瘦,五心煩熱,大便幹,小便少,舌質紅、少津,脈細數。肺陰虛證見於肺癆病,除上述見證外,尚可見胸痛,痰中帶血。肺陰虛見於失音者,必兼有咽喉幹癢,嗆咳氣逆,聲音嘶啞,甚至喉閉,聲音欲出不能。見於咳血,常表現為痰中帶血,或反復咳血。

  肺陰虛的治療以養陰潤肺為主,常用養陰清肺湯或百合固金湯之類。肺陰虛證失於治療,常母病及子,累於腎陰,出現肺腎陰虛證。肺腎陰虛除肺陰虛表現外,常兼見腰膝酸軟、耳鳴等癥,治療可采用麥味地黃湯之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