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勤甫

  中國民間音樂傢。江蘇無錫人。1902年12月1日生於該地張涇橋朱村頭的一個民間音樂世傢。1981年8月4日逝世於北京。8 歲起隨以演奏音樂為生的道士班學藝,11歲拜其叔父為師,16歲滿師學會瞭笛、笙、嗩吶和多種打擊樂器,,最擅長擊鼓。長期在無錫、常熟、江陰、常州、蘇州等地從事民間音樂活動,並享有盛名。1947年10月應邀率班社,與無錫著名民間音樂團體天韻社合作,赴上海演出。他在表演時擊鼓領奏,以其精湛技藝,博得很高聲譽。在此期間,由大中華唱片廠錄制瞭由他領奏的樂曲《漢壽亭侯》、《小立春風》、《醉仙戲》等唱片6張(以“天韻社古樂梵音組”署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勤甫於1952年10月參加中央實驗歌劇院樂隊工作。1963年起,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蘇南吹打和打擊樂器。

  朱勤甫具有豐富的民間音樂素養,廣泛掌握蘇南吹打各類型大套曲目,在繼承這一樂種的傳統藝術和發展擊鼓技藝方面,作出瞭傑出貢獻。早在1937年夏,他即為楊蔭瀏編訂的《大套鑼鼓譜》(手抄本,由闞獻之收集)正音;1950年夏和1962年秋,又兩次為蘇南吹打的系統錄音司鼓,並兼奏梆笛,對較完整地保存蘇南吹打大型套曲音響資料,起瞭重要作用。其擊鼓技藝兼眾師之長,又勇於創新,獨樹一幟。演奏風格穩健純樸,表情細膩生動,善於運用鼓的不同部位的音色變化和力度的強弱、音質的虛實之對比,使鼓套子表現富於情趣。他演奏鼓牌子《鯉魚撲水》時,在弱奏的連珠聲中不時插入強奏鼓聲,表現瞭鯉魚拍打水面的活潑形象;演奏《蝴蝶雙飛》時,以連繼長段弱奏的“細排”以及不斷改變重音、由疏至密擊奏、鼓邊鼓心輕重交替等難度很大的擊鼓手法,出色地表現瞭蝴蝶在花間時飛時歇的姿態。其傳譜《十八六四二》、《下西風》、《滿庭芳》和擊鼓技藝,已由上海音樂學院攝制成《蘇南吹打和朱勤甫的擊鼓藝術》彩色錄像片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