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教育傢、作曲傢。曾用名胡周淑安。福建省廈門市人。1894年5月4日生於一個基督教傳教士傢庭。1974年1月5日病逝。1911年畢業於廈門女子高等師範學校。1914年作為清華學校官費女留學生赴美國,先後在哈佛大學、新英格蘭音樂學校、紐約音樂學院攻讀音樂理論、鋼琴與聲樂等科目。曾取得哈佛大學藝術學士學位。1921年回國,在上海中西女塾、廈門大學等校任教。1927年再次去美國入紐約音樂學院進修聲樂。1928年回國後,任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教授兼聲樂系主任任。1959年應聘至沈陽音樂學院任聲樂教授。

  周淑安是中國最早學習與研究歐洲傳統聲樂藝術的音樂教育傢之一。數十年來,她努力探索聲樂教學民族化,為培養中國聲樂專業人才作出瞭成績。她的論文《我的聲樂教學經驗》(《音樂論叢》第4輯,音樂出版社,1963),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周淑安不但擅長聲樂,還兼指揮和作曲。20年代末,她在上海組織女子歌詠團,親任指揮,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她的作品有藝術歌曲、兒童歌曲與合唱曲,大多作於20~30年代。“九一八”事變後不久,她寫的《同胞們》和《不買日貨》等歌曲,表達瞭作者的愛國熱情;藝術歌曲《假朋友、假師生》、《紡紗歌》等則反映瞭她的民主思想。在創作中,她很重視歌詞的聲韻,註意吸收民族音調,如《安眠歌》、《堅勁歌》、《樂觀》等。她的早期作品《佛曲》(合唱曲,1925)是根據傳統曲調《思凡》改編而成,在和聲配置以及運用民族樂器木魚、銅鐘與鋼琴伴奏的配合等方面,對民族風格進行瞭初步嘗試。她的合唱《佛曲》和一些兒童歌曲,曾錄制瞭唱片。出版的歌集有《抒情歌曲集》、《戀歌集》(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35)、《兒童歌曲集》4冊(開明書店,193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