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舞蹈表演團體。以創作演出少數民族歌舞為主。原名中央民族學院文藝工作團,1952年建於北京。1955年中南民族歌舞團併入,正式定名為中央民族歌舞團。第一任團長吳曉邦,現任團長蔣大為。該團成員來自32個民族。建團以來,創作人員經常深入生活,向各少數民族傳統民間藝術學習,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演出和輔導。演出的節目大多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少數民族風格,為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增進民族團結、加強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和促進少數民族歌舞事業的繁榮作出瞭貢獻,贏得瞭瞭各族人民的喜愛。中央民族歌舞團曾先後對亞洲、非洲、美洲的30多個國傢進行訪問演出,獲得國際輿論的好評。歌舞團創作演出的受歡迎的舞蹈節目有: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熱巴》、苗族舞蹈《放排》和《苗族青年舞》、朝鮮族舞蹈《紅雲》、傣族雙人舞《追魚》、蒙古族獨舞《燈舞》和《牧馬人之歌》等。其中《草原上的熱巴》和《追魚》等曾在國際、國內舞蹈比賽中獲獎。通過創作實踐,歌舞團培養出一批舞蹈藝術人才,如米娜娃(維吾爾族)、寶音巴圖(蒙古族)、歐米加參(藏族)、金歐(苗族)、張曼茹(漢族)、春英(錫伯族)、許明月(朝鮮族)、貢吉隆(回族)、楊麗萍(白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