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演員、導演、劇院領導人。1901年10月6日生於柏林。早年在哥尼斯堡、漢堡、杜塞爾多夫等地當演員。1926年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8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33~1934年被關進集中營,1934年逃亡瑞士,至1945年在蘇黎世劇院工作。1946~1963年擔任柏林德意志劇院經理,同時從事導演和演員工作。曾任德國藝術科學院副主席,國際戲劇協會民主德國中心主席。1951年獲國傢獎金。一生扮演過大量角色,導演過許多古典名劇和現代劇作,是一位很有有影響的戲劇藝術傢。他非常重視上演那些表現民族命運題材的作品,導演手法嚴謹潑辣,造詣精深,風格雄偉。德意志劇院戰後的發展與朗豪夫的藝術實踐密不可分。他繼承民族戲劇表演傳統,又汲取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某些方法,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朗豪夫出色的導演作品有《浮士德》第一部、《威廉·退爾》、《李爾王》和《暴風雨》。這些劇作的舞臺處理表現瞭這位導演對戲劇藝術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