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奏體鳴樂器。主要用於中國戲曲曲藝音樂、民間器樂合奏及佛教音樂中的打擊樂器。木魚多用桑木或椿木製作,其形制為團魚狀,中腹刳空,如魚張巨口,以利共鳴,用圓頭小木槌擊奏發音。木魚大小不一,一般直徑7~16釐米不等。佛寺所用大木魚,長約70釐米。民間所用木魚有大、小兩種,大的發音低厚,小的發音高亮。民族管弦樂隊所用的木魚,為按五聲、七聲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的編組木魚。編組木魚也常用於歐美伴舞樂隊和爵士樂隊。

木魚

  木魚原系佛教法器。相傳佛傢認為魚晝夜不合眼,故刻木為魚,敲擊以警戒僧眾晝夜修行。佛教所用木魚有兩種:一種是整條的長魚形,僧眾齋飯、集合時擊用;一種是團魚狀,僧人誦經、禮佛時用。明清以來,廣東粵語地區的佛教徒擊團狀木魚傳唱佛教故事,俗稱“唱木魚”。其後,木魚流傳於民間,用於民間曲藝廣東“木魚”、廣西“文場”的音樂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