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民間舞蹈演員、編導。1906年1月21日生於基輔。1924年畢業於莫斯科舞蹈學校,即任莫斯科大劇院領舞演員,同時開始從事舞蹈編導工作,排演過許多舞蹈片斷,並編導瞭芭蕾《足球隊員》(1930)、《薩朗寶》(1932)和《三個胖子》(1935)。1936年參加組織和領導瞭全蘇民間舞蹈匯演,1937年2月創立蘇聯國傢民間舞蹈團,擔任藝術指導。1943年在團內建立民間舞蹈學校,培養專業民間舞蹈演員(1950年該校併入莫斯科大劇院舞蹈學校)。

  莫伊謝耶夫在深入研究蘇聯民間藝術──音樂、舞蹈、服裝以及民族風俗的基礎上,對民間舞蹈進行瞭整理加工,創造瞭大量風格鮮明、形象生動、具有深刻表現力的民間舞蹈舞臺作品。40多年來,他編導的許多作品,久演不衰,成為民間舞蹈與古典芭蕾基本技巧相互融合的范例。其中著名的有:《俄羅斯組舞》、《卡德利爾》、《烏克蘭組舞──春節》、《愛沙尼亞組舞》、《刀舞》以及民間舞劇《遊擊隊員》、《集體農莊的節日》等。莫依謝耶夫對發展和提高蘇聯民間舞蹈藝術水平起瞭重要作用,他的經驗還影響到國外一些民間舞蹈的創作活動。他曾率領蘇聯國傢民間歌舞團訪問過許多國傢,贏得瞭國際聲譽。1954年,他率團訪問過中國,在學習和借鑒中國舞蹈的基礎上,演出瞭《紅綢舞》、《腰鼓舞》和《三岔口》,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為獎勵他對蘇聯舞蹈事業的卓越貢獻,蘇聯政府曾授予他蘇聯人民演員、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光榮稱號,並多次獲得列寧獎金及斯大林獎金。1955年,巴黎舞蹈研究院授予他名譽院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