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收藏、陳列、展覽和研究考古發掘品、民族學調查品、傳統工藝美術品和書法繪畫作品的機構。院址江蘇省南京市,建於1950年3月9日。前身是1933年7月興建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該籌備處因抗日戰爭爆發內遷四川,抗戰勝利後遷回南京。現該院為原設計中的人文館,建築中西合式,大殿仿河北薊縣遼代獨樂寺山門形式,氣勢雄偉。陳列室面積35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13384平方米。設考古、民族、保管、社會教育、技術、科學實驗、學術委員會、圖書館、資料室、辦公室及文物修復復工廠等部門。

  該院現有藏品約40萬件,其中珍品有:邳縣、南京北陰陽營等出土的彩陶和玉飾件等青蓮崗文化遺物;吳縣草鞋山和武進寺墩等遺址出土的獸面紋玉琮、玉璧等良渚文化遺物;徐州土山東漢墓出土的銀縷玉衣、鎏金獸形銅硯盒;南京西善橋、丹陽建山、胡橋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羽人戲龍》等磚印壁畫;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的三彩雙魚瓶;南唐二陵出土的玉哀冊及陶俑;元明之際釉裡紅歲寒三友瓷梅瓶;清畢沅墓出土的金鳳冠及翡翠朝珠。另外還藏有宋徽宗趙佶的《鵒圖》、閻次平的《四季牧牛圖》、元黃公望的《富春大嶺圖》、倪瓚的《叢篁古木圖》、明沈周的《東莊圖》冊、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圖》、唐寅的《看泉聽風圖》、仇英的《曲水流觴圖》以及明末清初金陵八傢和清中期的揚州八怪的大量作品。

  該院自1954年舉辦中國歷史文物陳列以來,至1987年已舉辦瞭約350個展覽。

  該院還編輯出版《南京附近考古報告》、《華東新石器時代遺址》、《沂南漢畫像石墓發掘報告》、《南京博物院院藏古畫選集》、《南唐二陵發掘報告》、《揚州八傢畫集》、《江蘇省出土文物選集》、《蘇州磚刻》、《南京博物院藏畫集》、《江蘇彩陶》、《江蘇六朝青瓷》、《六朝藝術》、《南朝陵墓石刻》、《太平天國壁畫》、《南京博物院》等數十種圖冊、專著及《南京博物院集刊》、《東南文化》等刊物。

  歷任院長為徐平羽、曾昭燏、姚遷、梁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