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黃肌瘦,毛髮稀黃,食欲反常,肚腹膨脹,大便失調等為特徵的兒科慢性病證。多見於1~5歲兒童。起病緩慢,病情隨病程延長而加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相當於西醫的“營養不良”。治療以調理脾胃為主。

  疳證首見於隋代《諸病源候論》,指出疳證為內傷慢性疾病,可影響五臟功能。唐代《千金要方》提出久瀉是形成疳證的重要原因。宋代《小兒藥證直訣》明確指出本病病機是脾胃受損、津液內耗。

  疳證是兒科四大要證((痧、痘、驚、疳)之一,歷代醫傢對疳證分類十分繁雜,可歸納為:以五臟命名,分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腎疳;以病因命名,分熱疳、冷疳、哺乳疳、食疳、蛔疳等;以病位命名,如外疳、內疳、口疳、鼻疳、腦疳、脊疳等;以病情分類,如疳氣、疳虛、疳極、幹疳等;按某一主證命名,如疳瀉、疳痢、疳腫脹、疳渴、疳嗽、丁奚疳、疳積、奶癆等。其中奶癆是指發生在一歲左右小兒的疳疾,由於發病與乳食不節有關,故稱奶癆或哺乳疳;疳積是一種虛實兼挾的疳證,除形體消瘦外,尚有腹滿腹脹等積滯癥狀。

  引起疳證的原因很多。一是乳食無度,飲食不節,過食油膩、香甜及生冷食品,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失職,水谷精微不能吸收,臟腑軀體失於滋養,漸至形體消瘦,氣血俱虛,而成疳證。二是喂養不當,母乳不足或過早斷奶,未能及時給以輔助食品,導致營養不足,氣血不能濡養臟腑、肌肉,而成疳證。三是由於疾病影響,如慢性泄瀉、慢性痢疾、長期嘔吐、腸道寄生蟲病等,經久不愈,傷及脾胃之氣,致使運化失常而成疳證。

  疳證的治療一般按早期、中期、晚期論治。①早期,形體略見消瘦,面色萎黃,毛發稀疏,多數病兒厭食或食欲不振,精神欠佳,易怒,大便或稀薄或秘結,舌苔薄白,脈象沉緩,為脾虛證。治宜和脾健運,常用七味白術散、資生健脾丸為主方。②中期,證見形體明顯消瘦,肚腹膨脹,甚則青筋暴露,面色萎黃無光澤,毛發稀黃,精神不振,或易煩躁激動,睡眠不寧,揉眉挖鼻,咬指磨牙,嗜食異物,食欲減退或多吃多便,舌質偏紅,舌苔幹燥,脈細弦,為疳積脾虛蟲積證。治宜消積理脾驅蟲,常用疳積散、殺蟲健脾湯、枳術丸。③疳證後期,患兒極度消瘦,呈老人貌,皮膚幹癟起皺,精神萎靡,啼哭無力,毛發幹枯,腹凹如舟,不思飲食,時有低熱,口唇幹燥,舌質淡紅,舌少苔,脈沉細,為脾胃兩虛、氣血不足。脾胃兩虛者宜扶脾養胃,方如參苓白術散;氣血兩虧者用八珍湯。

  疳證常見的兼證有疳腫脹、血虛、白膜遮睛等。疳腫脹者,全身浮腫,按之凹陷,可配合溫陽利水法,方用五皮飲、五苓散。血虛者,面色蒼白,指甲脆薄,毛發幹焦易脫,可配合應用養血補血藥,如阿膠、制首烏、桑椹子、桂圓肉等。白膜遮睛,為脾病及肝的表現,可配合養陰柔肝法,常用石斛夜光丸、羊肝丸等。

  捏脊、割治、刺四縫等療法對疳證有一定療效。四縫穴是奇穴,位於食、中、無名及小指四指中節,是手三陰經所過之處,針刺四縫可解熱除煩、通暢百脈、調和臟腑。

  疳證的預防主要應註意飲食調護。嬰兒期最好用母乳喂養,如母乳缺少,亦可用牛、羊奶,但須適當增加米粉、糕幹粉、果汁等,以保證營養。小兒乳食應定時、定量,不可過饑、過飽,不要吃生、冷、硬食。還應註意飲食衛生,以預防各種腸道傳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