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組建和領導的武裝部隊。簡稱“革命軍”,別稱“北伐軍”、“國軍”,俗稱“國民黨軍隊”。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又稱“中央軍”。包括陸、海、空三軍,但海、空軍的規模始終很小,主要軍種一直是陸軍。

  國民黨軍隊初無統一名稱,1925年4月1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議決以黃埔軍校教導團為基礎成立的一個旅稱黨軍,所屬其他軍隊稱建國軍、福軍等。8月26日,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議決以黨軍為第一軍,蔣介石任軍長(1926年1月後後改由何應欽繼任);建國湘軍為第二軍,譚延闓任軍長;建國滇軍為第三軍,朱培德任軍長;建國粵軍為第四軍,李濟深任軍長;福軍為第五軍,李福林任軍長。全軍包括海軍艦艇十艘、空軍飛機二十四架,統稱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陸軍的編制,初期一般采“三三制”。每軍轄三師,每師轄三團,營連排班各級依次類推。各級均設黨部組織和黨代表,負責政治領導工作。因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許多以個人身分參加國民黨的共產黨員被派為黨代表或政治部主任。1928年後,廢黨代表制,師以上特別黨部雖仍保留,但已是有名無實的松散組織;並重定軍制,改先前以軍為戰略單位為以師為戰略單位,平時不設軍一級。師以下設旅,轄兩團,團以下基本仍同舊制。師又分甲、乙、丙三種師,甲種師轄三旅九團,乙種師轄三旅六團,丙種師轄二旅四團。1939年春,為適應抗日戰爭山地作戰需要,恢復軍師兩級制,廢旅一級,由師直轄三團。抗戰勝利後,改軍為整編師,師壓縮為旅,旅轄二團。不久,再次恢復軍師兩級制,每軍一般轄三師,師轄三團。

  國民革命軍成立後,首先取得瞭討伐陳炯明等東征、南征戰役的勝利,至1926年2、3月,由最初的五個軍發展到八個軍,約十萬人。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次年春,先後擴至四十多個軍,分編成以蔣介石、馮玉祥為總司令的兩個集團軍。“四·一二”、“七·一五”政變後,大部分國民革命軍追隨蔣介石、汪精衛反共清黨,少部分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於參加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1928年,國民革命軍增至七十個軍、九個獨立師,近百萬人,分編成以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為總司令的四個集團軍,於4月7日再次出師北伐。6月中旬占領京津,形式上統一中國之後,蔣李馮閻各軍事集團為爭奪國傢最高統治權,展開瞭長達三年之久的內戰,繼而聯合對中國工農紅軍及革命根據地進行瞭五次大規模軍事“圍剿”。至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國民革命軍擴大至一百七十萬人,其中陸軍步兵師一百八十二個、獨立旅四十六個,騎兵師九個、獨立旅六個,炮兵旅四個、獨立團二十個;海軍新舊艦艇七十四艘;空軍各式飛機三百餘架。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在正面戰場堅持瞭八年抗戰。當時約有四百三十萬人,其中正規軍八十六個整編師、二百四十八個旅,約二百萬人,特種兵、海空軍等約一百五十六萬人,非正規軍七十四萬人。抗戰勝利後,在蔣介石指揮下,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及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1949年,大部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餘部退往臺灣。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再次合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簡稱八路軍)和新編陸軍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深入敵後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1946年,八路軍、新四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