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河北起義軍前期領袖。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建德父、祖世代務農,稍有資產。建德仗義疏財,甚為鄉裡敬重。初為裏長,因犯法亡命,後遇赦得歸。

  大業七年(611),隋煬帝楊廣徵兵攻高麗,建德以“募人”從軍,為二百人長。當時,山東大水,同縣孫安祖,傢為大水漂沒,妻子餓死。縣官見安祖驍勇,也將他選入從征行人中。安祖訴稱貧困,不應入選,被縣令笞責。安祖憤激,殺死縣令,投奔建德。建德幫助安祖聚集貧困農民和拒絕東征的士兵幾百人,,入漳南縣東境方圓數百裡的高雞泊,舉兵抗隋。這時,清河鄃縣(今山東夏津)人張金稱,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高士達在清河一帶起義,往來漳南,地方官懷疑建德與諸義軍交通,便收殺建德全傢老小。建德本已隨軍北上至河間(今屬河北),聽說全傢被殺,就率領部下二百人投奔高士達。士達自稱東海公,以建德為司兵,聽從建德建議,入高雞泊。安祖被張金稱火並後,其部都來歸附建德。這支起義軍擁有上萬人。

竇王殿 河北曲陽

  大業十二年,高士達以竇建德為軍司馬,建德用計襲殺隋涿郡通守郭絢,聲勢大振。同年末,煬帝遣太仆卿楊義臣擊破清河義軍主力張金稱部。金稱遇難後,餘眾投建德。義臣乘勝入高雞泊,士達陣亡。建德為士達發喪,招集散亡,重又組織起隊伍。十三年正月,建德稱長樂王於河間樂壽縣(今河北獻縣)郊,年號丁醜,設置官屬,分治郡縣。七月,建德大敗隋將薛世雄,攻克河間。唐武德元年(618)十一月,建德定都於樂壽,國號大夏,改元五鳳。隋將宇文化及先已殺煬帝,這時引軍西歸關中。二年閏二月,建德攻宇文化及於聊城(今山東聊城東北),生擒化及。

  聊城大捷,建德俘獲大批隋朝的皇室、宮人、官僚和稱為“驍果”的禁軍。建德下令宮人立即放散,驍果也聽其自去;皇室和高級官僚,除宇文化及一夥誅殺外,願去長安(李淵處)、洛陽(王世充處)和突厥(義成公主處)者,派兵護送出境;願留者隨才錄用。被錄用者多為著名的文學之士和工藝傢。其中裴矩任右仆射(宰相),掌管選舉,又為建德定朝儀、制律令,對夏政權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八月,建德攻克洺州(今河北永年東南),即遷都於此。他勸課農桑,對恢復河北的生產有積極作用。

  武德二年閏二月之後八個月中,起義軍發展迅速,除原有冀、定、瀛、恒、博、易六州外,還先後攻克邢、貝、滄、洺、相、趙、黎、衛八州,擁有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隔河與據有洛陽的王世充對峙。但主要敵手卻是據有關中、向東發展的李淵。

  建德在與李淵爭奪河北的戰爭中,對唐軍降將仍沿襲處理隋朝降官的政策,但有些降將卻一再伺機反叛。三年正月,唐降將徐世姑勾結黎陽土豪李商胡暴亂,雖為夏將曹旦平定,但義軍將佐被害者達數百人。十二月,又發生唐降將河北慰撫使張道源暗送情報,勾引唐並州總管劉世讓偷襲夏都洺州事件。

  四年三月,唐兵進攻洛陽王世充,建德親自統兵十餘萬援助世充,和唐軍相持於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一帶。謀士凌敬建議全軍渡河,攻占河陽,越過太行山,進軍汾水流域,威脅關中,迫唐軍從洛陽撤退。建德不聽。五月初,李世民襲擊得手,夏軍潰散,建德被俘。其妻曹夫人偕左仆射齊善行等數百騎逃歸洺州。

  建德被俘後,洺州諸將舉棋不定,山東大族李公淹、唐降官魏徵等,力勸齊善行等降唐。於是,善行散府庫絹帛數十萬段給予士兵,將其遣散還鄉,士卒散盡。五月中,齊善行、裴矩等以洺州降唐。夏亡。七月中,竇建德於長安被殺(見隋末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