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綜合性大學。其前身是清政府辦的京師大學堂,1898年創辦於北京。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京師大學堂遭到破壞。1902年12月恢復。至1911年初具規模,全校共有七門十三科,學生四百多人。1912年5月改名北京大學,嚴複任校長。此後,雖對學校進行瞭一些改革,但封建思想仍甚濃。1917年1月,民主革命傢、教育傢蔡元培出任校長,對學校進行瞭整頓和革新,貫徹民主原則,提倡思想自由,培養學術空氣,延聘著名學者任教,使北大面貌煥然一新,奠定瞭北大在中國教育、、學術、思想界的重要地位。經調整,全校共設文、理、法三科十四個系,並成立文、理、法三個研究所,有學生一千九百八十人,研究生一百四十八人,教員二百一十七人,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大學。1920年在全國首招女生。1927年7月,把持北京政權的奉系軍閥取消北大,將北京的九所國立學校合並為京師大學校。1928年6月,國民政府將京師大學校改稱中華大學,8月又改為北平大學。由於原北京大學學生的強烈反對,1929年8月恢復原名,仍稱國立北京大學。1930年,國民黨政府以蔣夢麟出任校長,加強瞭對北大的控制。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北大南遷長沙,1938年4月又遷昆明,與國立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後,北京大學於1946年10月在北京復校開學,共設文、理、法、工、農、醫六個學院,三十三個系,兩個專修科,有學生三千多人,胡適任校長,直到1948年底。

國立北京大學校門

  北大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大學生發起瞭五四運動,積極參加瞭歷次反帝反封建、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的學生運動。北大在教學和科學研究上成就卓著,培養瞭許多第一流的專傢學者,對中國近代革命運動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