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1930年5月為反對當時中國工農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關於調查研究問題的重要著作。原名《調查工作》。這是毛澤東最早的一篇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著作。現在收集到的最早版本是1930年8月23日中國共產黨贛西南特委翻印的石印本。1964年5月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同時出版瞭單行本。

  在這篇著作中,作者從認識論高度第一次鮮明地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瞭解中國情情況”等著名論斷;闡明瞭社會調查的重要意義,以及調查的目的、對象、內容、方法和一些技術細節;揭露瞭教條主義的錯誤及其對革命事業的危害,批評瞭紅軍中一部分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迷信“本本”、不願作實際調查的保守思想。文中還表達瞭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思想,並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最早明確地提出黨的思想路線問題,強調共產黨人要堅持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

《調查工作》書影

  這篇著作提出和闡明的重要思想原則,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生動概括,是作者應用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調查,同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作鬥爭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它反映瞭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點,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思想雛型,標志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