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佛學傢太虛的佛學著作。該書收入太虛闡述法相唯識學的重要講演和文章57篇,193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書前有王恩洋、張化聲等人為其中《法相唯識學概論》所作的10篇序。太虛以改革佛教為己任,宣導新佛教運動,力圖使佛學適應現代思潮而復興。該書對東西方主要哲學流派一一予以論列評判,認為各種理論均未臻完善,隻有唯識論才是最高的真理。作者對世界的基本看法是“諸法眾緣生唯識現”,斷定一切事物現象皆依各種關係、條件而產生而存在,同是“識”所變現,否認有獨立於“識識”之外的客觀實在。宇宙萬物的產生和發展,都以心理為中心點、出發點和歸宿點。但各個人和動物都有8個識體,故他的新唯識學“亦可謂之多元的唯識論”。作者從“無我”、“唯心”的宇宙觀引申出平等、自由的人生觀,其哲學理論具有為資產階級政治觀念作論證的傾向。

《法相唯識學》1939年商務印書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