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熱力(火焰、灼熱的氣體、液體或固體)造成人體損傷的外科常見疾病。又稱水火燙傷。按燒傷原因可分為化學燒傷、放射性燒傷、電擊傷、火焰傷、燙傷等。按燒傷範圍可分為小面積(成人小於10%,兒童小於5%)和大面積(成人大於30%,兒童大於15%)燒傷。按燒傷部位的深淺可分為Ⅰ度(傷及表皮而起紅斑)、Ⅱ度(傷及真皮層有水泡出現)、Ⅲ度(傷及皮下組織,甚至達肌肉、骨骼,有焦痂形成)。燒傷一般說來,小面積的Ⅰ、Ⅱ度燒傷較常見,經過及時治療,約2~4周即能痊癒而不留疤痛,,至於大面積的Ⅱ、Ⅲ度燒傷,不但損傷皮肉筋骨,而且熱毒內攻臟腑,耗氣傷陰,往往危及生命。此外Ⅲ度燒傷後會形成疤痕,如發生在面部或四肢關節處,則因疤痕攣縮會發生毀容及肢體功能喪失。

  早在晉代《肘後方》中,就有用年久石灰加油調敷來治療燒傷的記載。晉末《劉涓子鬼遺方》中也提出用麻子膏外敷,治療燒傷。唐代《千金要方》指出,凡火燒損、慎勿與冷水洗之。清代《洞天奧旨》中更進一步闡明瞭燒傷的辨證與預後,提出湯燙瘡,輕則害在皮膚,重者害在肌肉,尤甚者害在臟腑。

  燒傷主要是由火毒熱邪(沸水、沸油、火焰、電、放射線、化學物質等)侵襲人體,輕則損及皮肉,重者因火毒熾盛,傷陰耗液,內攻臟腑,以致陰陽失調,臟腑不和,變生他證。因此,燒傷病情的輕重,取決於火毒程度、作用時間、侵襲范圍和部位的深淺以及機體正氣的強弱。

  燒傷總面積在10%(兒童5%)以下的Ⅱ度燒傷屬輕證,局部皮膚潮紅疼痛,或有水皰,當表皮脫落則露出鮮紅創面,可以漸幹而愈。一般無全身癥狀。燒傷總面積在10~30%(兒童6~15%)的Ⅲ度燒傷,或Ⅲ度燒傷在10%以上屬重證。局部紅腫熱痛,甚則肉色灰白,或皮焦肉卷,易於感染流膿,腐肉難脫,愈後往往形成疤痕。同時由於熱毒熾盛,竄入營血,內攻臟腑而出現嚴重的全身癥狀:在重度燒傷的整個病程中可出現以下證型:①火熱傷陰。火熱之邪易耗津傷陰,可見發熱,口渴引飲,飲不解渴,尿赤而少,大便秘結,唇紅幹裂,苔黃或黃糙,或舌光無苔,舌質紅而幹,脈洪數或弦細而數,創面可見水皰或大量滲液。②陰傷陽脫。在火盛傷陰的發展進程中,可出現熱深厥深,陰液涸竭,陽無所附,陰陽離決的危重證候,可見體溫不升,呼吸氣微,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語言含糊不清、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舌面光剝、無苔或舌苔灰黑,舌質紅絳或紫黯,脈微欲絕或脈伏不起。③火毒內陷。機體正虛、毒熱熾盛、內侵臟腑、產生變證。證見壯熱煩渴,躁動不安,口幹唇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黃或黃糙或焦幹起刺,舌質紅或紅絳而幹,脈弦數等。若熱毒傳心則煩躁,神昏譫語;熱毒傳肺,則氣急鼻煽,喘咳痰血;熱毒傳腎可有尿閉浮腫或血尿;熱毒傳肝則痙攣,抽搐,兩目上竄;熱毒傳脾則有腹脹便秘,或有嘔血便血,內陷臟腑之癥,往往可幾個臟腑同時受損。④氣血兩傷。邪熱漸退,氣陰未復。證見低熱纏綿,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神疲乏力,納呆失眠,自汗,盜汗,創面皮肉難生,舌淡脈細。⑤脾胃虛弱。邪熱已退,脾胃損傷,證見口舌生糜,口幹津少,噯氣呃逆,納呆食少,腹脹便溏,光剝無苔或舌淡脈細。

  此外對重癥燒傷,辨舌苔與脈象有一定重要性。辨舌苔:初起舌質多淡紅或有浮濁苔,火毒內攻則舌紅苔黃而幹,陰津損耗則舌多光絳,甚而起芒刺,病情好轉則舌苔漸黃,舌紅轉淡,體力漸復時,正常舌苔也漸出現。辨脈象:燒傷的脈象,一般是洪大弦數,尤以數脈居多,治愈後往往還可持續一段時間,待氣陰恢復後方逐漸緩和。若合並全身化膿性感染時,脈數更甚,如由數疾之脈轉沉遲,則為脈證不符,病情趨向惡化。

  治療:燒傷的治療應及時有效,這樣可減少病人的傷害及後遺癥。首先將病人撤離燒傷現場,盡快對燒傷創面進行消毒清創。繼而根據病情采用包紮法或暴露療法。燒傷輕證一般不須內治。至於重證則應視燒傷的不同階段所出現不同的證候,分別治之。①火熱傷陰證宜養陰清熱,用黃連解毒湯、清營湯加減。②陰傷陽脫證宜回陽救逆、固護陰津,用參附湯合生脈散,若見冷汗淋漓宜加煅龍骨、煅牡蠣。③火毒內陷證宜清營涼血解毒,用清瘟敗毒飲加減,若熱毒傳心加清心開竅之品,如安宮牛黃丸;熱毒傳肺加清肺化痰藥,如魚腥草、貝母、桑白皮等;熱毒傳腎、尿少或尿閉,加車前子、豬苓、澤瀉、血尿加大、小薊、白茅根等,熱毒傳肝加平肝熄風藥,如羚羊角、鉤藤、石決明等,若熱毒傳脾,腹脹便秘加大黃、玄明粉、枳實、厚樸,大便溏泄加葛根、白頭翁,嘔血便血加三七、白芨、地榆炭。④氣血兩虛證宜調補氣血,用八珍湯加黃芪。⑤脾胃虛弱證宜調理脾胃,用參苓白術散加石斛,有呃逆噯氣的再加半夏。總之燒傷重癥多數來勢迅猛,復雜多變,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必須註意扶正祛邪並用,同時要觀察創面情況配合用藥,如邪熱基本控制,焦痂溶解脫落時,治宜補氣活血,托裡透膿,用托裡消毒散。

  外治:燒傷的創面是整個病程中病情變化的根源,故創面的正確處理十分重要,必須保持創面清潔,預防和控制感染,對小面積燒傷用中藥外敷。初期用清涼膏外敷,或用地榆粉合大黃粉麻油調敷。中期創面有感染,用黃連膏、紅油膏外敷,滲液多時用2%黃連液濕敷。後期創面腐脫新生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疤痕疙瘩形成時用黑佈膏外敷。

  對於大面積的燒傷創面,需中西醫結合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