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時令不正之氣,或穢濁邪毒及飲食不潔所引起的一種季節性病證。又稱痧氣、痧脹。臨床上以突然頭暈,頭痛,脘腹脹悶、絞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四肢攣急,甚至昏厥,唇甲青紫,或於肘窩、膕窩、頸前兩旁常見青紫痧筋為特徵。常見於夏暑季節,其他季節也偶有發病。如證情嚴重,必須及時救治。治宜以逐穢、祛暑、化濁、開竅、除濕為原則。

  痧癥之名,見於元代以後的醫學著作,如明代戴原禮在《證治要訣》中已有卷腸痧(絞腸痧)的記載,並將霍亂中的幹霍霍亂也列為痧癥范圍。清代郭志邃鑒於痧癥發病多、傳變快,治不對癥,預後不良,乃總結前人有關治痧經驗,著專書《痧脹玉衡》,對多種痧癥的病因診治作瞭較為系統的論述。

  治療痧癥的方法一般可分為三種:①外治法。即痧在肌膚,可采用刮痧方法(用磁碗口邊,或用手蘸食油或鹽水,在後背正中線及中線兩側,或胸腹部,或頸項自頸至肘窩等部,自上而下,自內向外,沿上述部位輕刮或輕捏,至局部皮膚泛紅隆起,或顯示紫黑色痧點為止);痧在血絡,可采用刺痧方法(用三棱針在委中、曲澤、金津、玉液等有紫青痧筋所在的穴位。或選十宣,直刺放血)。②內治法。即痧在腸胃,內服湯藥。③內外兼治法。即痧氣肆行,不拘表裡,內外證均見者,則諸法兼用。

  痧癥有寒熱、輕重的不同。辨證時,應結合發病季節和發病原因,以辨明寒證與熱證為要點。常見的痧癥有:①熱痧。由於暑熱穢濁內阻,病變以經脈胃腸壅閉為主。證見突然脘腹悶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口有酸腐臭味,發熱頭痛,身熱不寧,四肢酸楚,或筋脈拘急,舌紅苔黃,脈數而濡。治療以清熱、除穢、解痧為原則,常用連樸飲加味,可選用黃連、山梔、厚樸、半夏、菖蒲、豆豉、蘆根等藥味。若發熱較甚,治宜清熱解毒、化濁除穢為主,常用甘露消毒丹加減,藥選滑石、茵陳、黃岑、菖蒲、木通、川貝母、射幹、連翹、薄荷、蔻仁、藿香。②寒痧。寒濕中阻,以致陽氣被遏,升降失常。證見突然腹脹,腹痛,喜按喜暖,嘔惡,肢冷麻木,唇青舌紫,神倦短氣,面色蒼白,舌淡脈微。治宜散寒除濕、芳香開竅,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若兼夾暑濕者,可用新加香薷飲,或黃連香薷飲加減。③絞腸痧。暑濕之邪阻遏中焦,以致氣機閉塞,上下不通,出現腸中絞痛等癥,屬痧癥之重證(見霍亂)。

  痧癥病人在急救時應保持空氣流通,特別是暑熱阻遏的病人,宜保持涼爽。痧癥病後飲食宜清淡,以利於脾胃正常功能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