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貴止血藥。別名山漆、人參三七、田七、滇三七、金不換。始載於《本草綱目》。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根。三七生長兩年以上的植株中有三片複葉,每片複葉有小葉七枚,故名。其植株形似人參,故又稱人參三七。田七、滇三七均因產地得名,金不換則系貴重之意。

  產地和性狀 三七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的林下濕生型植物。野生者現已已少見,商品皆為栽培品,主要栽培區為中國廣西百色和雲南文山。在四川、貴州、湖北、江西等地都有栽培。種植三年以上即可采收,秋季開花前挖取者稱春七,品質較佳。三七入藥部分為主根,剪下的根莖(稱剪口)、支根(稱筋條)、須根(稱絨根)皆供藥用(圖1)。

圖1 三七原植物

  主根呈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1~6厘米,直徑1~4厘米(圖2)。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斷痕,頂端有根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質堅實而重,斷面灰綠、黃綠或灰白色,皮部有細小的棕色樹脂道斑點,中心微顯放射狀紋理。根莖呈不規則且皺縮的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星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白色,邊緣灰色。支根呈圓柱形,長2~6厘米,上端直徑0.8厘米左右,下端直徑0.3厘米左右。須根細瘦呈須狀。

圖2 三七藥材

  性味和功能 本品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肝、胃等經。功能止血散瘀,消腫定痛。主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種血證,對兼有瘀滯者尤為適宜。

  成分和藥理 三七根含總皂甙約12%,主要為人參皂甙Rb1Rg1Rg2,並含少量Ra、Rb2、Rd、Re,總皂甙水解後主要得人參三醇,其次為人參二醇。另含三七皂甙D1C3D2E2以及三七黃酮B、槲皮素、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谷甾醇、揮發油等。還可分離出止血活性單體。藥理實驗證明,三七有擴張冠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抗急性心肌缺血、降壓、抗炎、抗凝、抑制血小板功能和促進纖溶等作用。

  應用和禁忌 單味應用,以三七研末調服即可。配合其他藥物同用,則更能增強止血之力。治療吐血、咳血常與白芨、藕節同用;衄血可配山梔、血餘炭;尿血配小薊炭、白茅根;便血配地榆炭、槐花炭;崩漏配當歸,阿膠、棕櫚炭等;亦可與花蕊石、血餘炭配伍,用於上述各種出血。跌打外傷出血,可用三七粉摻敷傷口,兼有內傷,則宜同時配合乳香、沒藥、血竭等內服。對氣滯血瘀所致的其他各種疼痛,如胸痛,脅肋刺痛,痛經,產後瘀血腹痛等,於藥劑中加用三七,散瘀止痛之效最顯。治療癰瘡腫痛,則既可內服,又可磨汁或以粉劑外敷。用於血虛體弱,則以三七與母雞煮食;也可用熟三七粉肉湯沖服。用三七提取物制成片劑三七冠心寧,內服可治冠心病心絞痛。還可用三七註射液治療血瘀型慢性肝炎、高脂血癥、上消化道出血。用10%三七液作直流電離子導入法治療眼前房出血等。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雲南白藥是傷科要藥。三七多研末吞服,每次1~3克。無瘀者勿用,孕婦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