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直腸周圍間隙發生化膿性感染所形成的膿腫。又稱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或稱髒毒、懸癰、坐馬癰、跨馬癰、鸛口疽、盤肛癰等。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以20~40歲青壯年發病較多見,男性多於女性。具有發病急驟、肛周疼痛顯著、膿腫穿潰後多形成肛瘺等特點。

  有關本病的論述最早見於《靈樞·癰疽篇》。此後《瘡瘍經驗全書》、《外科正宗》、《醫門補要》、《外科證治全書》等多有論述。

  關於本病的病因,中醫學認為,肛肛門是太陽膀胱經所主,濕熱易聚膀胱,故此處生癰,多由濕熱下註,經絡阻隔,瘀血凝滯,熱勝肉腐成膿而發癰疽。但其中有虛實之分:實證多由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引起濕熱內生,熱毒結聚所致,或由肛裂、內痔損傷後感染毒邪而發;虛證多因肺、脾、腎虧損,濕熱乘虛下註而成。

  本病的主要癥狀為肛門周圍紅腫疼痛,受壓、咳嗽、行走和排便時疼痛加重,可呈現搏動性疼痛,伴全身不適,發冷發熱。5~7日成膿,自潰或刀潰後形成肛瘺。本病辨證可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局部紅腫熱痛明顯,病情發展迅速,潰後膿液黃色稠厚而帶糞臭味,伴便秘溲赤,苔黃膩,脈弦細數。虛證:局部起病緩慢,皮色不變或暗褐色,漫腫、微熱、微痛,成膿亦慢,膿液淡白稀薄,不臭或微帶糞臭味,潰口凹陷,可有潛行空殼,全身倦怠無力,低熱或潮熱盜汗,苔薄膩,脈弦細或濡緩。肺虛者可兼見咳嗽咯血,骨蒸盜汗;脾虛可兼見神疲納呆,大便溏薄;腎虛可兼見腰痛、遺精、耳鳴等癥。本病發生部位有深淺不同;深者在提肛肌以上,位置深隱,全身癥狀重而局部癥狀輕;淺的在提肛肌以下,則局部癥狀明顯而全身癥狀較輕。

  本病的治療,膿成前以內治外敷為主,膿成後以手術為主,並宜早期切開引流。①內治法。實證:治宜涼血解毒、清熱利濕,方選三妙丸、五味消毒飲、涼血地黃湯等加減。常用藥物有:蒼術、黃柏、生地、赤芍、丹皮、槐角、生地榆、銀花、紫地丁、川牛膝、角針等,便秘加生大黃、玄明粉,小便短赤加赤苓、萆薢、車前草。虛證:治宜養陰清熱除濕,方選滋陰除濕湯合清骨散加減。常用藥物有當歸、赤芍、生地、黃柏、知母、澤瀉、地骨皮、銀柴胡、炙鱉甲等,肺虛加沙參、麥冬、旱蓮草,腎虛加川斷、狗脊、補骨脂等。②外治法。初起實證用金黃膏或玉露膏;虛證用沖和膏外敷。膿未成者用千捶膏外貼。③手術。主要有一次切開法和分次手術兩種。一次切開法適用於淺部膿腫,切口呈放射狀,長度應與膿腫相等,使引流通暢,同時尋找齒線處感染的肛隱窩或內口,將切口與內口之間的組織切開,並搔刮清除,以避免形成肛瘺。分次手術適用於深部膿腫,切口應選取波動明顯、靠近肛門口部位,切口呈放射狀。術後用八二丹藥線或九一丹藥線,保持切口引流通暢,待兩三個月後形成肛瘺,再按肛瘺處理。

  應註意保持大便暢通及肛門部幹燥清潔;積極防治其他肛門疾病,如內痔、肛裂、肛竇炎、肛乳頭炎、直腸炎等;一旦發生肛門周圍癰疽,應早期治療,防止蔓延擴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