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傷寒即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狹義傷寒僅指傷於寒邪而即發的外感疾病。傷寒應與西醫所稱的“傷寒”、“副傷寒”加以區別。

  概述 有關傷寒的記載,始見於《內經·素問》。繼後,《難經》明確指出,傷寒的涵義有廣有狹,廣義傷寒包括狹義傷寒以及“中風”(感受風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於雜病“中風”),“溫病”、“熱病”、“濕溫”等疾病,即以傷寒名稱兼賅風、濕、熱等病邪所致的多種外外感疾病。漢代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以六經證治為綱要,撰寫瞭《傷寒論》一書,使中醫學理法方藥得到和諧統一,從而奠定瞭辨證論治的基礎,無論對外感熱病和其他系統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長期以來,張仲景被尊為“醫聖”,其著作和《內經》、《難經》等一樣被奉為經典,《傷寒論》方劑被稱為“經方”。由於漢末戰事頻繁,《傷寒論》散失不全,由晉代王叔和收集並重為編次,至宋代復經林億等加以校正,分為10卷24篇,共397條,除去重復和缺方共112方。唐、宋時期,已有不少醫傢開始對《傷寒論》進行研究,至金代成無己首次對全書作瞭註解。其後,或論或註,代有其人,至今已有千傢之多,蔚然而成為傷寒學。自金代劉河間倡言“六經傳受,自淺至深,皆是熱證”,“熱病隻能從熱治,不得從寒醫”(《傷寒直格》),並對醫傢墨守仲景某些成方的風氣提出批評後,溫病學乃蓬勃興起,至清代而大盛。這一新興的學說,既是在《傷寒論》基礎上發展而來,又是對傷寒學的發展和補充。(見溫病)

  發病 傷寒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內因。廣義傷寒各種疾病的外因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狹義傷寒由冬令感受風寒所致。傷寒發病的內因為正氣虛虧,如果素體虛弱,或勞倦饑餓,起居失常,寒溫不適,房室不節,均可導致正氣虛虧,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辨證綱領 傷寒以六經為辨證綱領。六經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和厥陰,是人體手足十二經脈的統稱。經脈內屬於相關臟腑,外絡肢節,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六經辨證就是以經絡臟腑生理和陰陽屬性為基礎,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各種病證加以綜合、分析,歸納為六個不同的類型(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合稱為三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合稱為三陰病),用以說明疾病的部位、性質、病機、病勢趨向及其相互間的轉化,作為診斷和治療的依據。在六經辨證中,始終貫穿著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辨證的內容。(見六經辨證)

  基本癥狀 傷寒六經病的基本癥狀為:①太陽病。多發生在外感疾病初期,病變常表現在體表方面,也可由經入裡傳入其腑,有經證和腑證的區別。外邪侵犯體表,正氣奮起抗爭,主證為發熱,畏惡風寒,頭項痛,脈浮等表證,也稱太陽經證。經證有表虛、表實之分。若兼見惡風,汗出,脈浮緩,為太陽中風證(表虛證);兼見無汗,惡寒,脈浮緊,為太陽傷寒證(表實證)。若表邪不解,而內傳膀胱,則為太陽腑證。太陽腑證又分蓄水證和蓄血證兩種。邪傳氣分,導致水液內停(膀胱)而為蓄水證,證見發熱惡風,煩渴欲飲,水入則吐,小便不利,脈浮或浮數;邪傳血分,致使瘀熱互結,而成蓄血證,證見少腹急結硬滿,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發狂,脈象沉澀。②陽明病。為邪熱內盛,腸胃燥熱。病變多表現為裡熱實證。主證為高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若熱邪熏灼胃經,兼見煩渴引飲,脈象洪大,為陽明經證;若熱邪與腸中燥屎互結,兼見日晡潮熱,譫語,腹滿疼痛,大便不通,脈沉實或滑數,舌苔黃厚,為陽明腑證。③少陽病。病變表現在半表半裡之間。當邪漸入裡,侵犯足少陽膽經,主證為口苦,咽幹,目眩,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脈弦。④太陰病。多系脾陽不足,寒濕之邪侵犯所致,病變多表現為脾胃虛寒證。主證為腹滿,嘔吐,食不下,腹瀉,腹痛喜揉按,口不渴,脈緩弱。⑤少陰病。多因心腎虛衰,寒邪或熱邪侵犯足少陰腎經或手少陰心經,為傷寒病危重階段。少陰病主證為無熱畏寒,脈微細,但欲寐。多為陽氣虛弱,病邪入裡,從陰化寒,故呈現出全身虛寒證象。若見脈沉微細,畏寒面白,四肢厥冷,嘔吐,下利清谷,即為少陰虛寒證;陽虛甚者,因陰盛於內,陽氣被格拒於上,可見到反不惡寒甚至面色紅赤的假熱癥狀,稱為戴陽。若兼見心煩不寐,口燥,咽幹咽痛,脈沉細數,舌尖紅赤,為少陰虛熱證。⑥厥陰病。傷寒病正邪相爭的最後階段,病證較為復雜嚴重,不是熱極便是寒極,故以厥熱往復為主要表現。厥,指四肢寒冷,甚而至於肘膝,一般地說,陽復則厥退而發熱,病可逐漸向愈,邪盛則四肢厥冷,易於出現亡陽危候。

  綜上所述,三陽病其病變部位在表、在外、在腑;病變性質主要為熱證和實證。表明外邪侵犯人體,邪雖盛,但正氣不衰,表現為機能亢奮。而三陰病,則說明機體的機能衰減,外邪入裡,病在於臟,病變性質主要為陽虛陰盛的虛寒證。

  傳變 傷寒六經為病,不是靜止不動的,某一經的病變,往往會影響到另一經,因此六經病有相互傳變的證候。所謂傳,是指病情循著一定的趨向發展;變,是指病情的特殊變化,統稱為傳變。六經病的傳變是由感邪的輕重,正氣的強弱,治療當否,或有無宿疾等多種因素所決定的。脈證的變化是判斷六經病證是否傳變的主要依據。臨床上,傷寒的傳變並不固定於六經次序:①一般如邪盛正衰,病勢多自表入裡,如太陽傳陽明、少陽或由陽證轉為陰證,如太陽傳少陰;陽明傳太陰等。②如正復邪衰,病勢從裡達表,由陰證轉為陽證,則是疾病向愈的佳象。③素體虛衰,外邪不從太陽、陽明、少陽轉入,而是直接侵犯太陰、少陰、厥陰,稱為直中。④陽經與陰經同時發病者,稱為兩感,如太陽病與少陰病的癥狀同時並見。⑤兩經或三經癥狀同時出現,稱合病。如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陽明少陽合病,三陽合病;若一經病證未愈,另一經癥狀又見,則稱為並病。如太陽陽明並病,太陽少陽並病等。並病與合病客觀地反映瞭疾病的復雜變化。

  治療 治療傷寒應掌握辨證論治原則。傷寒六經病總的治則為祛除外邪,扶助正氣。三陽病多屬表證、熱證、實證,以祛邪為主,三陰病多屬裡虛寒證,治法應以扶正為主。但傷寒病的診治較為復雜,倘若誤治,可致變證迭現。如太陽病雖有表邪,但不能發汗太過,否則津液耗傷,甚則汗多亡陽;太陽病表邪未解,不可誤行攻下,否則可成痞證或結胸;少陽病邪在半表半裡,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陽明病腸胃燥熱,故禁發汗及利小便,以免重傷津液;陽明邪熱在經,尚未與燥屎相合,不可過早攻下;少陰病陰陽皆虛,不可誤汗、誤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