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腳軟弱無力,腳脛腫滿強直,緩弱麻木,甚至嘔吐,心悸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疾病。又稱為緩風、腳弱、軟腳病、壅疾等。本病即西醫的腳氣病。包括維生素B1缺乏,以及營養不良、多發性神經炎等疾病。

  漢代《金匱要略》最早記載瞭“腳氣疼痛”、“腳氣沖心”的癥狀。其後的《中藏經》首次確定瞭腳氣的病名。隋代《諸病源候論》和唐代《千金要方》始對腳氣的病因、癥狀及其防治治有較全面的論述。唐代《外臺秘要》以腳腫與否分為幹腳氣與濕腳氣,為辨證治療腳氣的最早記載。

  腳氣的病因有外感、內傷兩方面,飲食失調,脾腎虧虛為內因,感受水濕為外因,二者往往互為因果。其病在脾,又多及於心、肺、肝、腎。

  腳氣的辨治當分幹腳氣和濕腳氣。因濕邪浸漬所致者,屬濕腳氣;因濕從燥化,津血耗傷,屬幹腳氣。不論幹、濕腳氣,在發病過程中,若出現心悸不寧、呼吸急促者,為腳氣沖心之急證。腳氣的治療,以除濕疏利、調和氣血為常法。①濕腳氣。證見足脛腫大,軟弱麻木無力,行動不便,小便不利,形寒脛冷,或惡寒發熱,舌苔白膩,脈濡緩。治宜宣壅逐濕、舒筋通絡,常用雞鳴散加減。②幹腳氣。證見兩腳不腫,腳脛日漸枯瘦,掣痛,皮膚枯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少苔,脈弦數。治宜清熱舒絡、養血潤燥,常用四物湯加減。③腳氣沖心。證見兩腳不腫不熱,頑麻而痛,脛冷,飲食減少或腹痛下利,少腹不紅,舌淡白,脈沉細,為陽虛寒盛。治宜溫經散寒、下氣降逆,常用術附湯合吳茱萸湯加減。若證見呼吸急促,心悸而煩,嘔吐不食,甚則神志恍惚,言語錯亂,鼻煽唇紫,面色晦黯,舌胖,口不渴,脈沉細,屬濕濁沖心。治宜溫陽散寒、下氣泄毒,常用半夏湯加減。若證見心悸、煩躁,甚則神志恍惚,語言錯亂,鼻煽唇紫,舌絳少津,口渴,脈細數,屬熱毒沖心。治宜清熱涼血、解毒開竅,常用犀角散加減。

  本病大多起病緩漸,預後一般較佳。但如貽誤診治,呈急性發作而見沖心證候者,常可危及生命。

  腳氣患者除須註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生活起居有規律外,主要應多食粗糧、瓜果蔬菜,不宜單食精制的大米和面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