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甲狀腺的惡性腫瘤。以頸部甲狀腺腫塊,疼痛,嘶啞及吞咽困難為主要臨床表現。女性發病多於男性。根據臨床表現結合放射性同位素掃描、X線檢查及活組織檢驗等可予確診。中醫學無甲狀腺癌病名。

  甲狀腺癌的發生,多由情志不暢,肝氣鬱滯,血行瘀阻,飲食失節,脾失健運,痰濕凝聚而致。治療以手術為主,術後配合中醫藥治療。無手術指征者,多採用放療、化療等並配合中醫藥治療。

  甲狀腺癌的中醫藥治療,多採用辨證證分型和專方專藥結合的方法。辨證分型一般可分為肝鬱痰凝、痰熱瘀結、氣陰兩傷等證。①肝鬱痰凝。多見於初期。證見甲狀腺腫塊,質硬,腫塊隨吞咽上下活動,或活動受限或胸悶,急躁,或吞咽時頸部發憋,舌淡,苔白膩,脈弦或滑。治宜疏肝理氣、化痰軟堅,方用海藻玉壺湯合柴胡疏肝散加減。②痰熱瘀結。多見於本病中期。證見頸部腫塊迅速增大,凹凸不平,或有壓痛,痛點固定,呼吸不暢,吞咽不利,聲音嘶啞,便秘尿赤,舌黯紅或有紫斑,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化痰、活血散結,方用龍膽瀉肝湯合通氣軟堅丸化裁。③氣陰兩傷。常見於本病晚期及手術、放療後。證見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口幹納差,心悸氣短,自汗盜汗,舌淡,少苔,脈沉細而弱。治宜補氣益陰,方用生脈散加減。

  用於甲狀腺癌的專方有:復方蛇莓湯、黃白藥子湯、二蟲合劑、二仁湯、復方山海螺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