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臨床醫學傢,中醫醫案記錄創始人。曾任齊國太倉長,故又稱太倉公、倉公。齊臨甾(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人。年輕時曾師從公孫光學醫。高後八年(西元前180)又拜同郡元裏公乘陽慶為師,得受黃帝扁鵲之脈書、上下經、五色診病、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等醫藥秘笈。研習三年後,醫術大有提高,診病能知人生死。後因得罪權貴,於漢文帝四年(西元前176)被逮至京都長安問罪,他的小女緹縈隨同前往,並上書皇帝,願薦身為官婢,以贖文刑。文帝十三年,漢文帝赦免淳於意,同同時宣佈廢除部分肉刑,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緹縈救父”的故事。在此期間,淳於意曾多次回答朝廷的訊問,詳細陳述瞭自己的學醫經過及為人治病的具體情況。他的答詞即為後世所稱的“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醫案。在“診籍”中,淳於意介紹瞭25個病例,記載瞭患者姓名、職業、裡籍、疾病癥狀、脈象、診斷、治療、預後等情況。所記病例以消化系統疾病為多,在治療方面則偏重於藥物,如湯劑有火齊湯、下氣湯、消石湯等,散劑有莨菪、芫華等;含漱劑有苦參湯等。此外他還擅長刺法、灸法及冷敷等療法。“診籍”中還真實地報告瞭治療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醫治無效而死亡。反映瞭中國古代醫傢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淳於意的弟子有宋邑、高期、王禹、馮信、杜信、唐安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