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時令風熱或燥熱之邪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咽、喉、鼻等部位粘膜上形成灰白色假膜,並伴有咽痛,犬吠樣咳嗽,氣喘,發熱等癥。如邪毒不解,或失治,嚴重時可損傷心氣,出現心悸、脈促或卒然虛脫等危象;邪竄經絡,可發生肢體癱瘓。白喉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秋冬兩季較為多見。任何年齡都可患白喉,但以兒童發病率為最高,一般呈散發性,有時也可形成流行。治療以養陰清肺為原則。

  白喉在中醫古代文獻中又名“白纏喉”、“鎖喉風””。金元時期竇漢卿(即竇默)《瘡瘍全書》對其臨床特點及並發癥已有較全面的認識。白喉的命名初見於清代鄭宏綱的《重樓玉鑰》及張善吾(即張紹修)的《時疫白喉捷要》,認為是“疫氣為患”,對其診斷、治療、預防等都有較為詳細的論述。

  白喉的病因主要是感受時令風熱或燥熱之邪。但氣候因素和素體陰虛、內有蘊熱也是白喉發生的重要條件。特別是氣候幹燥的秋冬兩季,若肺胃素有伏燥積熱,外邪極易侵襲引動蘊熱,內外合邪,搏結於肺胃二經。咽喉為肺胃門戶,疫癘邪毒通過口鼻入侵肺系,邪毒積聚咽喉結為白色假膜(俗稱白纏喉痹),常同時伴有咽痛,喉腫,發熱,幹咳等癥。若邪毒熾盛,白膜可迅速擴展,阻塞氣道,阻礙呼吸,引起窒息而死亡。如毒竄經脈,導致經脈失養,痰濁阻絡,可出現語言障礙,吞咽困難,口眼㖞邪,肢體癱瘓等癥。如邪毒攻心,損傷氣陰,可見心悸氣短,甚至脈微欲絕的危象。

  白喉的辨證,一方面以辨別假膜的形態為要點;另一方面則須與全身癥狀相結合。白喉初起,假膜出現時常可在咽喉部見到白色點狀、條狀或塊狀物,並可迅速擴展成片狀,邊緣清楚不易擦去,此為邪毒尚輕淺;若假膜迅速蔓延,嚴重時侵及懸壅垂及上腭部,則顯示邪毒熾盛;如果假膜由白色轉為灰白色、灰黃色,標志邪毒較深,病情進一步發展,嚴重時可出現頸項腫脹如牛頸。

  白喉初起,患者一般先有發熱,或寒熱交作,精神倦怠,頭痛,咽痛腫脹等,屬輕證;若出現面色蒼白,精神呆鈍,口有氣移,鼻塞音啞,咳嗽聲如犬吠樣,飲食即嗆,屬白喉重證;若出現喉中痰聲如鋸,呼吸困難,口唇青紫,鼻煽肩聳,屬白喉危證。

  治療本病一般以養陰清肺兼辛涼宣肅為主要治則。忌用發散解表之藥,特別是辛燥表散之劑。①白喉初起,風熱疫毒侵犯肺衛。證見惡寒發熱,伴有頭痛,咽痛,全身不適,咽部紅腫並附有點狀假膜,吞咽困難,舌苔薄白、質紅,脈浮數。治宜肅肺利咽、清熱解毒,常用銀翹散加減。②素體陰虛不足,或氣候幹燥,燥熱化火,耗傷肺胃之陰。證見咽部紅腫,喉部幹燥,發熱口幹,咳嗽聲如犬吠樣,喉部出現條狀假膜,顏色灰白或灰黃,引飲則嗆,舌苔薄凈或黃、質紅絳而幹,脈細數。治宜養陰清肺、泄熱解毒,常用養陰清肺湯加減。③疫毒蘊結肺胃,攻竄咽喉,屬白喉危證。證見身熱目赤,咽痛明顯,假膜已達咽喉深部,頸脖腫脹疼痛,聲音嘶啞,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甚則呼吸困難,面唇青紫,舌苔黃燥或灰幹,舌質深絳或紫暗,脈滑數。治宜瀉火解毒、滌痰通腑,常用黃連解毒湯加減。如邪毒損傷心氣,病程中出現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胸悶氣短,心悸,四肢不溫,脈律不齊,為正虛欲脫之危象。治宜益氣護陰,常用獨參湯、生脈散,加龍骨、牡蠣、磁石以益氣固脫。

  由於現代普遍采取註射白喉疫苗的預防措施,兒童白喉發病率大大降低,未出現過大流行。本病除應註意消毒和隔離外,對帶菌者及接觸者,還可內服預防藥,如中草藥土牛膝根、鹵地菊等,有清咽解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