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反應於脈象的變化。病脈分為28種(浮脈、沉脈、遲脈、數脈、虛脈、實脈、洪脈、細脈、長脈、短脈、滑脈、澀脈、微脈、散脈、弦脈、芤脈、緊脈、緩脈、革脈、牢脈、弱脈、濡脈、伏脈、促脈、結脈、代脈、疾脈、動脈),臨床常見的病脈有16種。

  病脈與平脈的區別 正常脈象,又稱平脈、常脈。其形態是三部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至,約60~80次/分),和緩有力,節律均勻。而而病脈是正常生理變化范圍及個體生理特異之外的脈象。二者主要通過脈位(脈搏所在部位)、脈數(脈搏的頻率)、脈形(脈搏的形態)、脈勢(脈搏的強弱)體察。如浮沉是脈位的不同,遲數是至數的不同,滑澀是起落速度的不同,虛實是強弱的不同。

  疾病很復雜,脈象往往不是單一出現。有些脈是由於位、數、形、勢的變化而表現出來的。如洪脈是脈位、脈形與脈勢的變化,輕按即得是脈位變化,形大滿指是脈形變化,來得快而去得慢則是脈勢方面的變化。有些脈本身是幾種脈的合成,如弱脈多由虛脈、沉脈、細脈三種脈合成,牢脈多由沉脈、實脈、大脈、弦脈、長脈五種脈合成。此外,還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脈象同時合並出現稱相兼脈、復合脈,如浮數與沉遲為二合脈,浮數而虛為三合脈等。

  相似脈象的鑒別 28脈中有些很相似,較常用的鑒別方法有:①比類法。將相近似的脈象進行比較鑒別的方法,如浮脈與虛脈、芤脈、散脈,沉脈與牢脈、伏脈,遲脈與緩脈,數脈與滑脈、疾脈,實脈與洪脈,細脈與微脈、弱脈、濡脈,芤脈與革脈,弦脈與長脈、緊脈,短脈與動脈,結脈與代脈、促脈等病脈之間變化的不同進行鑒別。②對舉法。將兩種相反的脈象進行比較的鑒別方法,如浮脈與沉脈,遲脈與數脈,虛脈與實脈,滑脈與澀脈,洪脈與細脈,長脈與短脈,緊脈與緩脈等病脈之間變化的不同進行判斷。

  脈證順逆從舍 脈象變化與病證情況一致,為脈證相應,病證預後較好。如暴病脈來浮、洪、數、實的即脈證相應,為順,特殊情況下,脈象變化與病證變化並不一致,為脈證不相應,則病證預後不良。如新病脈見沉、細、微、弱、即脈證不相應,為逆,在脈證不相應的情況下若證真脈假,須舍脈從證;若證假脈真,須舍證從脈。脈有從舍,說明脈象僅是疾病臨床表現的一個方面,因此不能將其作為診斷的唯一依據,需運用四診廣泛收集有診斷價值的信息,結合病人的情況綜合考慮,或舍脈從證,或舍證從脈,得出正確的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