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陰囊腫脹疼痛,或牽引少腹作痛的一類病證。又稱疝氣。多因肝鬱氣滯,或寒邪、濕熱、瘀血凝聚,或氣虛下陷所致。古代文獻記載的疝氣範圍較廣,有腹中之疝和睪丸之疝之說,本條介紹的內容主要為睪丸之疝。

  《內經》認為肝經和任脈是疝氣受病的主要臟腑經脈。金代張子和將疝病分為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珚疝七種,其中除血疝和筋疝外,均為本篇介紹範圍。元代朱丹溪認為濕熱內鬱、寒邪外束是疝氣發病的病因。明代張景嶽認為治疝必先治氣氣,氣實者必須破氣,氣虛者必須補氣。明代李中梓指出疝氣的發病特點:寒則多痛,熱則多縱,濕則腫墜,虛亦腫墜,在血分者不移,在氣分者多動。西醫對於急、慢性睪丸炎、副睪炎、睪丸鞘膜積液等疾病的治療,均可參照本病辨治。

  由於肝之經脈絡陰器,七疝主於肝經,所以前人謂諸疝不離乎肝。而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故任脈受病,也會引起疝病。疝氣的病因很多,病機也較復雜。若情志抑鬱,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或寒邪、濕邪、濕熱之邪下註於肝經、任脈;或瘀血凝聚,均可導致疝病的發生。若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易成偏墜。疝氣有各種類型,一般初病多為氣分病,久病入絡,也可病入血分。

  對於疝病的證治,首先應根據臨床表現,區別疝病類型,即區別寒疝、水疝、氣疝、狐疝、珚疝的不同;其次辨別寒、熱、虛、實和在氣、在血之別。治疝一般參用疏肝理氣之品,可以提高療效。①寒疝。陰囊腫硬發冷,睪丸痛引少腹,喜暖畏寒,舌苔白,脈沉遲為主證,屬寒實證。治當溫經散寒,常用椒桂湯為主方;若陰囊腫脹而冷,按之不堅,腹中切痛,痛引睪丸,形寒足冷,舌質淡,苔白,脈沉細,屬肝腎虛寒。治當溫養肝腎、散寒鎮痛,常用暖肝煎為主方。②水疝。陰囊水腫,狀如水晶,或痛或癢,或陰囊潮濕,舌苔薄膩,脈弦為主證,屬濕寒證。治當化氣行水,常用五苓散為主方;若陰囊紅腫而痛癢,小便短少,口渴心煩,皮膚破損而出黃水,舌苔黃膩,脈弦數,則系濕邪化熱,或濕熱下註,屬濕熱證。治宜泄熱利水,常用大分清飲為主方。③氣疝。陰囊腫脹偏痛,少腹有下墜感,時緩時急,舌苔薄白,脈弦為主證。屬氣滯者,兼見小腹作脹,多因大怒而發病,治當疏肝理氣,常用天臺烏藥散為主方;屬氣虛者,陰囊偏墜作痛,遇勞即發,舌邊有齒痕、苔薄、脈浮,治當益氣舉陷,常用補中益氣湯為主方。④狐疝。陰囊一則腫大,時上時下,如有物狀,臥則入腹,立則入囊,脹痛俱作為主證,治當疏肝通絡,常用導氣湯、蜘蛛散出入。⑤珚疝。陰囊腫硬重墜,麻木不知痛癢為主證,伴見舌質紫黯、苔白膩,脈沉弦,屬痰瘀交結。治當行氣利濕、軟堅散結,常用橘核丸為主方;夾熱者,酌加清肝瀉火之品。

  疝氣病預後一般良好,若熱毒壅盛而致陰囊潰爛成癰,應內外兼治,使其盡快治愈。平時註意攝生保健,增強體質,避免久居濕地,對疝氣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