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論述傷寒熱病為主的奠基性中醫臨床經典著作。東漢末張仲景所撰《傷寒雜病論》的組成部分之一,共10卷。作者原撰《傷寒雜病論》16卷,後經晉代王叔和整理,將其中有關傷寒證治等原文重予編纂,北宋治平二年(1065)複經校正醫書局孫奇、林億等加以校訂,成為當時《傷寒論》之通行本。其內容大致包括辨傷寒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脈證並治,以及“平脈法”、“辨脈法”、“傷寒例”(此三篇多數學者認為系王叔和編寫,非仲景手撰)、辨痙濕暍、辨霍亂病、辨陰陽陽易差後勞復脈證並治……;還介紹瞭汗、吐、下等治法的應用范圍及其禁忌。全書以辨六經病脈證和治療為主體內容。作為臨床醫學典籍,《傷寒論》記述瞭113方(其中禹餘糧丸單有六名,故實缺一方)。內容以六經辨證為綱,方劑辨證為法。其代表性的治療方劑則有桂枝湯、麻黃湯、白虎湯、承氣湯、柴胡湯、理中丸、四逆湯、真武湯、烏梅丸等方,並列述瞭各方的方藥組成、用法及主治病證。

  從《傷寒雜病論》序言中可知,作者張仲景因其宗族中大半死於傷寒,遂“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在診斷上融會瞭四診(望、聞、問、切)、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對傷寒各證型、各階段的辨脈、審證大法和用藥規律以條文的形式作瞭較全面的闡析。《傷寒論》運用精細的辨證思路和方法,並據較規范化的診療原則確立治法,這就是後世所說的“辨證論治”。這一先進的診療思想,成為後學者在診療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診治原則,體現瞭中醫學具有獨特而完整的醫療體系。

  在治法上,此書以內服方法為主。從方藥治療的藥性分析,已概括瞭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或單用、或數法結合應用、或分階段論治,方治靈活而法度謹嚴。張仲景所博采或個人擬制的方劑,精於選藥,講究配伍,主治明確,效驗卓著,後世尊之為“經方”,譽為“眾方之祖”。這些方劑經過千百年臨床驗證,為中醫方劑治療提供瞭變化、發展的基礎。

  《傷寒論》雖是以傷寒證治為主,但書中所貫穿的辨證論證精神以及方治中的六經大法,於各科臨床均有指導意義。鑒於《傷寒論》是臨床醫學奠基性的名著,自刊行後流傳極廣,具有廣泛的國內外影響。自宋以後,歷代註釋或從不同角度研究《傷寒論》的著作多不勝數(約有600種左右),其中古代著名的註本如:金代成無己《註解傷寒論》(也是最早的註本),明代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張遂辰《張卿子傷寒論》,清代喻嘉言《尚論篇》,柯韻伯《傷寒論註》,汪琥《傷寒論辨證廣註》,張志聰《傷寒論集註》,張錫駒《傷寒論直解》,周揚俊《傷寒論三註》,錢潢《傷寒溯源集》,魏荔彤《傷寒論本義》,尤在涇《傷寒貫珠集》,吳謙等《訂正傷寒論註》,黃元禦《傷寒懸解》,陳修園《傷寒論淺註》等。研究性著作如:宋代韓祇和《傷寒微旨論》,龐安時《傷寒總病論》,朱肱《傷寒類證活人書》,許叔微《許叔微傷寒論著三種》,郭雍《傷寒補亡論》,金代成無己《傷寒明理論》,劉河間《傷寒直格》,明代陶華《傷寒六書》,戈維城《傷寒補天石》,許宏《金鏡內臺方議》,柯韻伯《傷寒論翼》,秦之楨《傷寒大白》,徐大椿《傷寒類方》,陳修園《傷寒醫訣串解》、《長沙歌括》等。有關《傷寒論》的現代註、譯本,亦不下數十種之多。如曹穎甫《傷寒發微》,陸淵雷《傷寒論今釋》,餘無言《傷寒論新義》,南京中醫學院《傷寒論譯釋》,中醫研究院《傷寒論語譯》,劉渡舟等《傷寒挈要》……。此外本書還有國外譯本和研究性著作,較著名的如:日本國山田正珍《傷寒論集成》,丹波元簡《傷寒論輯義》,丹波元堅《傷寒論述義》等。

  《傷寒論》刊本很多,國內現存影印本、影印明代趙開美校刻本等及多種日刻本,1949年後多次出版影印本、排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