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東北民族。又作失韋,或失圍。北魏時始見於記載。源於東胡,與契丹同類;在南為契丹,在北號室韋。居地在今黑龍江中上遊兩岸及嫩江流域。以狩獵為業,多捕貂,養牛馬,食肉衣皮,也種植麥、粟、穄;夏時城居,冬逐水草。各部首領號“莫賀咄”,不相統屬。不時遣使至北周、北齊朝貢。後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五部,各不相屬,風俗習慣稍異,均為突厥所役屬。南室韋漸分為二十五部,每部酋號稱“餘莫弗瞞咄”。其俗男子被發,女子盤發,乘牛車。北室韋分為九部,,部酋稱“乞引莫賀咄”,每部又有三“莫何弗”為副。曾派貢使向隋朝獻方物。唐代室韋分佈益廣,多達二十餘部。其中居今額爾古納河一帶的“蒙兀室韋”,據說是蒙古部祖先。室韋與唐朝關系密切,不時遣使貢豐貂等,接受唐朝所授官職。唐貞元四年(788),室韋與奚襲擾振武(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次年,遣使來謝罪。以後,又朝貢不絕。10世紀契丹建立政權過程中,部分室韋並入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