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遠征國外的歷史著作。撰者為13世紀波斯史學傢志費尼(Ala-al-Dīn'Aṭa-Malik Juwainī,1226~1283)。

  志費尼先世仕於花剌子模王朝。花剌子模亡,其父歸降蒙古,被任為呼羅珊等州財政官。志費尼本人長期擔任蒙古國阿母河行省長官阿兒渾的書記,曾數次隨從阿兒渾赴蒙古朝見大汗。該書是志費尼1252~1253年在蒙古國都城哈剌和林(即和林)期間開始撰寫的,他時斷時續地寫瞭八九年,60年年代初擱筆。因擔任伊利汗國報達省長官,公務繁忙,未能寫完。伊朗學者卡茲維尼將該書分為三卷,第一、二卷為原書上卷,第三卷是原書未完成的下卷。

  該書第一卷共四十一章,主要記述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窩闊臺、貴由、術赤、拔都、察合臺等的事跡。其中第五至七章則為畏兀兒史,第八至十章為哈剌契丹末期史。第二卷共三十二章,第一至二十五章為花剌子模王朝史(其中第十章為哈剌契丹史),第二十六至三十一章記1229至1256年初統治波斯地區的蒙古長官(成帖木兒、闊裡吉思、阿兒渾等)歷史。第三卷共十六章。前七章為拖雷、蒙哥、旭烈兀史,後九章記亦思馬因派王朝史。

  該書是研究13世紀蒙古史的基本資料之一。史料價值最高的部分是第一卷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史,第二卷二十六至三十一章波斯地區蒙古長官史,以及第三卷前七章拖雷、蒙哥、旭烈兀史。因為這些部分都是作者根據耳聞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寫成的。後出的歷史著作如拉施都丁《史集》、巴爾·赫佈雷烏斯的《世界史略》等,都大段地采用該書上述各部分。此外,第一卷的畏兀兒史,第二卷的花剌子模王朝史,第一、二卷中有關哈剌契丹(西遼)史的記述,對研究畏兀兒史、中亞史、西遼史也有重要價值。

  該書文體華麗,往往雕琢過甚,文意晦澀,頌揚真主之類的文詞又占據瞭相當多的篇幅。

  留存至今的波斯文抄本散見於法、英、伊朗、蘇聯等國,其中最古老、最好的抄本為巴黎國傢圖書館收藏的1290年抄本。卡茲維尼(M.M.Qazwīnī)從1906年起利用巴黎圖書館所藏七種波斯文抄本進行校勘,以1290年抄本為底本,1912年出版瞭集校本第一卷,1916年出版瞭第二卷。後來他又增加另外七種波斯文抄本,共用十四種抄本校勘第三卷,於1937年出版。一、二、三卷被收載為萊頓-倫敦出版的《吉佈紀念叢書》第十六卷第一至三分冊。卡茲維尼在其集校本第一卷中用波斯文寫瞭一篇長序,廣泛利用波斯、阿拉伯文資料對志費尼的傢世、生平以及本書作瞭全面系統的研究。卡茲維尼的集校本,盡管有個別處尚可改進,但是具有很高學術水平,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1938至1958年,英國學者波伊勒根據卡茲維尼集校本將該書譯成英文,並廣泛汲取瞭巴托爾德、伯希和、柯立甫等歐美學者的研究成果,加瞭大量註釋。譯文質量、譯名對音以及註釋都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參考書目

 Mirza Muhammad Qazvini ed.,The Ta'rīkh-i-Jahān-Gushā of'Alā-ud-Din'Aṭā-malik-i-Juweini,νol.I,Ⅱ,Ⅲ,GMS,XVI/1,2,3,London,1912,1916,1937.

 志費尼著,何高濟譯:《世界征服者史》,內蒙古人 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0。

 餘大鈞:《十三世紀伊朗史學傢志費尼和他的歷史著作〈世界征服者史〉》,《內蒙古大學學報》198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