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會階層,後演變為對知識份子的泛稱。原來可能指原始社會末期與氏族部落首領和顯貴同族的武士,進入階級社會後,他們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仍以戰爭為主要職業。又因古代“學在官府”,隻有士以上的貴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識,故士又成瞭有一定知識和技能之人的稱呼。

  春秋前、後的士有很大的不同。春秋以前的戰爭以車戰為主,戰車一乘有甲士三人居車上,中為禦,左、右各一人分執弓矢與戈矛。甲士即武士,也是率卒衝鋒鋒陷陣的基層軍官,他們平時嫻習“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或作卿大夫的傢臣,不直接參加生產勞動;經濟上主要靠公卿大夫的賞賜和“食田”的土地收入。春秋以前的社會組織按嚴格的宗法原則構成,依血緣區分親疏貴賤。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士對卿大夫有直接的宗法隸屬關系,叫做“大夫臣士”,士則直接隸屬有“隸子弟”,供其役使。貫穿他們之間的是一種不同於後世君臣關系的宗法血緣隸屬關系。士的嫡長子承襲為士,其餘諸子則為庶子。“隸子弟”大概就指庶子,“食田”即由他們為其耕種。士屬於國人,常住國中,故也可叫國士。管仲制國為二十一鄉,中有“士鄉十五”。

  春秋時代,以井田制為經濟基礎和以宗法血緣為紐帶的上層建築發生瞭動搖,出現“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各國之間征戰不休,戰爭規模日益擴大的局面。在這種新形勢下,步卒作用增加,車戰及武士的作用減小,士的地位也出現瞭上升或下降的變化。“執國命”的“陪臣”是少數上升者,他們原來隻不過是卿大夫的傢臣,現在可以不顧宗法等級,憑借武力和權勢幹預國政,興風作浪。魯國陽虎(即陽貨)就是一個擁有甲兵和權勢的武士,原為季平子傢臣,平子死,遂專政,“欲作亂於魯”。下降者也突破瞭宗法制的束縛,四處奔走,另謀出路。他們學過“六藝”,是知書識禮之人。在動蕩不定、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有些卿大夫為擴大影響,鞏固地位,設法招徠士眾以張聲勢,很多士便投靠到他們那裡。如晉國欒懷子好施,“士多歸之”。所謂“蓄士”之風即由此而興。還有部分士為解決經濟困難去為人辦喪事,當贊禮,或經營工商業;也有人從事私人講學,傳授文化知識。士階層的這種演變情況,在孔子的傢世上反映得非常明顯。孔子本為宋湣公(前691~前682)的後代,曾祖父防叔奔魯為大夫,父叔梁紇還是個有勇力的典型武士。孔子本人也習過“六藝”,善射禦,但已“貧且賤”,曾作季氏的小吏。任官退職以後,他又聚徒教習,成為先秦儒傢的始祖。士從事私人講學活動,把原來由貴族階層壟斷的文化知識傳到瞭民間,從此中國歷史上又出現瞭一批“藏書策,習談論,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說”,專門從事文化活動的士。他們擺脫瞭舊的宗法的束縛,遊學各國,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聚徒講學,互相詰辯,為中國古代學術領域百傢爭鳴局面的出現,促進文化科學的發展作出瞭很大貢獻。

  戰國時代,爭霸和兼並戰爭更為劇烈,各國之間常常是“邦無定交,士無定主”,雙邊或多邊的政治鬥爭也很激烈,於是朝秦暮楚的遊說之士應運而生。他們穿梭於各國間,充當說客,縱橫傢便是其代表。這時各國封君權貴的養士之風也很盛行,不少的士寄食於他們門下,成為所謂“食客”,充當他們的謀士和爪牙。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稱戰國四公子,都是戰國養士最有名的貴族。由於戰國時代劇烈的社會變化,在勞動者中,也有一部分人接受瞭文化教育,加入瞭士的行列。

  戰國時代的士是各國新的官吏隊伍的主要後備隊,有的人一旦為國君所賞識,甚至可以從佈衣一躍而為卿相。

  秦漢時期,士的內涵發生瞭進一步的變化。士,稱為士大夫時,可以指軍隊中的將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權和州郡縣供職的官吏的泛稱;稱為士人時,則一般特指具有較高封建文化素養、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士人,可進一步分為朝士、白衣士人、隱士、處士等。朝士指在朝廷任官,兼而研習經學或傳授門生、故吏者,如累世公卿、門生弟子遍天下的弘農楊氏、汝南袁氏,均是典型的朝士。白衣士人、隱士、處士的共同特點是未出仕任官,但其間亦有某些區別。白衣意為庶民,白衣士人是庶民中的知識分子,具有被征辟、察舉入仕的可能。隱士是隱而不仕者,往往終生隱居山林,聚徒講授。處士,可包括白衣士人,但也指在太學等官學中研習經典的諸生。在漢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或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如汝南有“月旦評”,“核論鄉黨人物,每月則更其品題”。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范圍,其標準與官方不盡相符。

  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凡由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人能、傢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以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於是,士人遂具有瞭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士庶對立,漸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為士,否則為庶。士人中,又出現憑借父祖官爵獲得二品(鄉品)高第,得以入仕清顯並累世居官的傢族,是為士族。士族在東晉時達到極盛,至南北朝始衰。南北朝時,士族“衰至便驕”,以婚宦、郡望高自標榜,極力鼓吹“士庶之際,實自天隔”,企圖維護傢族地位久盛不衰。隋唐以後,士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士作為一特定階層的觀念仍然保留。有官爵者,仍稱之為士;免官爵者,即成庶人。

  宋以後,士或“士人”一詞逐漸成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不再特指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