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時期遊牧在蒙古東部地區的民族。有迪烈、敵烈等諸譯,與烏古為姊妹民族,分佈在臚朐河(今克魯倫河)下遊,西接韃靼(阻蔔),東鄰烏古,有八部。遼太祖耶律億征服烏古部後,敵烈部於天顯五年(930)降遼。此後敵烈與烏古對遼朝叛服不定。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敵烈降人俘戶置迭魯敵烈部和北敵烈部。統和十二年(994),聖宗命皇太妃與蕭撻凜經略西北,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可敦城為鎮州(今蒙古鄂爾渾河上遊哈達桑東北古回鶻城)及防州(今蒙古哈達桑東南)、維州(今蒙古哈達桑),以鎮鎮脅敵烈諸部,並西捍韃靼。遼道宗咸雍四年(1068),置烏古敵烈部都統軍司。壽昌二年(1096),徙敵烈、烏古二部於烏納水,以扼北部之沖要。遼亡,敵烈部附西遼德宗耶律大石,其中一部分隨西遼德宗西遷,餘部降金,同烏古部東遷至龐葛城(今黑龍江齊齊哈爾)。其後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