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西部地區的民族之一。氐與羌關係密切,《詩經》中已經氐羌連稱。漢代,氐人居於隴西、天水、廣漢、武都等郡,相當今甘肅東南、陝西西南、四川西北地方。各部自有豪帥,不相統一。漢政府向西和西南開拓,氐人部分內屬,部分移居深山。其後,部落豪帥多受兩漢政府拜封,統屬於郡縣。

  群氐支系眾多,各有稱號。其中以白馬氐最為強大,居於仇池(今甘肅成縣仇池山)。漢武帝劉徹於元鼎六年(前111)拓氐人之地,設武都郡;元封三年(前108)討氐氐人,徙部分氐人於酒泉。仇池山勢險要,氐族豪帥常據之以自固。昭帝元鳳元年(前80),武都氐人反,漢遣馬適建、韓增、田廣明等往擊平之。東漢末,興國氐王阿貴、百頃氐王千萬,各擁部落,建安中為曹操所破。後曹操恐劉備取武都氐以進逼關中,乃遷其人五萬餘落於扶風、天水等郡。曹魏初,又有武都氐部歸附內徙。西晉時,雜居於雍、秦二州諸郡的氐人,受到沉重的賦役剝削和官吏、地主的欺侮奴役。惠帝元康六年(296),二州氐人與羌人齊反,立氐帥齊萬年為帝,至元康九年始被鎮壓。東晉十六國時期,略陽臨渭氐帥苻健建立的前秦,當苻堅在位時,曾統一北方,成為最強盛的政權;前秦名將、略陽氐人呂光建立瞭後涼政權。仇池氐人首領楊氏,亦於西晉末稱王,世代統治武都之地,真至被隋文帝統一。

“魏率善氐仟長”印

  氐人早在春秋戰國以來就定居生活,“板屋土墻”,從事農耕。至漢代,農業和紡織都達到較高的水平。除谷類外,多麻,產馬、牛、羊、漆、蜜。氐地織物“”和“紕”也輸往漢族地區。

  氐人有自己的語言、習俗,因服色不同,而被稱作“青氐”、“白氐”;其自稱則為“盍稚”。氐人受羌、漢兩族的影響,語言、嫁娶與羌相類;姓氏、袍服則與漢相類,且通漢語。統屬郡縣後,長期與漢族錯居,差別日益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