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宋代的一種歌曲形式。它在文體上的特點是長短句相間,這同唐代以五、七言為主的齊言詩歌不同。現在所見到的宋詞有各種各樣的“詞牌”,如〔水調歌頭〕、〔滿江紅〕、〔念奴嬌〕等,每一支詞牌,都有不同的格式。全曲的句數、各句的字數、每字的平仄,都各有定格。這種定格,是由曲調的結構所決定的。後人按照這些詞牌填詞時,必須遵守這種詞格,就是為瞭讓這些新填的文詞能按傳統的曲調歌唱。宋詞對後世戲曲有很大影響。南北曲的形成,就是繼承和發展瞭宋詞的藝術傳統。南北曲中有很大一部部分曲調,來源於宋代的詞體歌曲。而南北曲開始采用的曲牌聯套體的戲曲音樂結構形式,最初也是在詞體歌曲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