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曲種。發源於成都,流傳於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據傳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逐漸形成。到光緒年間,已有藝人100多名,並分為“南會”、“北會”兩派。南派行腔華麗,細膩柔美,長於抒情和刻畫人物內心活動;北派行腔淳樸、工穩豪放,長於敘事,多演唱大本曲目。1925年,揚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學唱,培養出一批藝術上有成就的藝人,形成瞭獨特風格,稱為“堂派”。南派中聲譽較高的藝人為李連升。20世紀30年代以後,揚琴日益盛行,出現瞭名傢李德才(藝名德娃子)以及易德全、、郭敬之、廖學正、闞瑞麟、洪鳳慈、張大章、卓琴癡等。成都除專業藝人外,還有業餘的揚琴票友,他們在考證詞本、訂正錯字及鉆研唱腔等方面都做出過貢獻。

  四川揚琴的唱腔優美,韻味濃鬱,被譽為清雅香醇的蘭花。它與川劇在藝術上有密切的關系,經常互相借鑒與吸收。許多川劇著名演員都愛好揚琴,並在傳授弟子時將揚琴唱腔做為練習唱功的基礎課之一。四川揚琴唱腔結構分為大調和越調兩大類。大調屬板式變化體結構,應用較廣;越調屬曲牌聯套體結構,抒情性較強。揚琴的演奏長於烘托氣氛,能打出風雨雷電、波翻浪卷等多種音樂形象,表現力很強。伴奏以揚琴為主樂器,與京胡、三弦一起稱為“三大件”,又與碗碗琴、鼓板合稱為“五方”。此外,伴奏樂器還有二胡、懷鼓等,也可根據劇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傳統的演出形式,一般為數人坐唱,分生、旦、凈、末、醜、雜等各行腳色。

四川揚琴《春到楊柳壩》演出照

  傳統曲本多采取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的體裁。除每一段的開頭與結尾以及段落中間穿插少許唱詞交代人物、情節或環境用第三人稱以外,主要的唱詞、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稱的語言。曲目分為大本與單折兩類。大本也采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時左右。大本以《三國》、《列國》節目居多,還有《琵琶記》、《白蛇傳》、《玉簪記》、《白兔記》、《清風亭》、《玉蜻蜓》等曲目。清末戲曲作傢黃吉安寫有《處道還姬》、《黑虎緣》、《木蘭從軍》、《漁父辭劍》等揚琴曲本,稱為“黃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揚琴得到瞭復蘇和發展,吸收女演員,發展瞭表演唱和一人多角的自打自唱等形式,創作瞭《江姐在獄中》、《送寶刀》、《清溪河畔》、《探親記》等現代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