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川東北和川北一帶。原為農民慶賀豐收和春節時平地圍燈邊歌邊舞的“跳燈”,後來逐漸發展為有故事情節的“燈戲”。據說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演出活動。後來,由於農村經濟破產,燈戲班紛紛解散,部分燈戲藝人便與端公(男巫)聯合組成以酬神驅鬼祈求吉祥為主要演出內容的“端公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燈戲才重新恢復發展起來。

  傳統劇碼分正燈、浪浪燈、地燈3類,多為生活氣息濃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戲。正燈劇碼,多以民間傳說為題題材,如《水淹藍橋》、《鞭墜蘆花》、《山伯與英臺》等;浪浪燈劇目多取材於農村生活,如《請長工》、《假報喜》、《討小吵架》等;地燈劇目多以舞蹈為主,情節簡單,隻起連接舞蹈作用,如《數花》、《十二月》等。3類劇目以浪浪燈劇目最多,約占百分之七十,內容多以嘲笑地主貪婪卑鄙,揭露封建禮教和迷信,鞭笞舊社會惡習和歌頌勞動人民的善良、勤勞、智慧為主。腳色行當以小醜、搖旦為主,小生、須生次之,無凈行。表演較接近生活,多跳躍性舞蹈動作,具有輕松自由,活潑開朗的特點。

  燈戲演出以唱為主,很少大段說白。唱腔質樸明快,富有民歌特色。主要曲調為“胖筒筒”(因用一種名叫“胖筒筒”的大筒胡琴伴奏而得名)。分為:①連把句。即以四句唱詞為一組,反復進行,第四句末三字甩腔,由樂隊和演員幫腔。②奪奪句。四句唱詞為一組,一句一小過門,四句一大過門,唱齊板時,末三字甩腔,樂隊幫腔。③浪裡鉆。兩人以上對唱,最末一句幫腔。燈戲唱腔用得最多的為“奪奪句”,稱正調。其中又有“一字”、“二流”之分,“一字”又叫“苦平”,用以表達悲苦之情;“二流”又叫“甜平”,用以抒發歡快情緒。除胖筒筒主調外,燈戲也吸收瞭大量民間小調和四川清音的曲調。民歌小調有〔梔子花〕、〔望山猴〕、〔數五更〕、〔開門燈〕、〔太平歌〕、〔東北風〕、〔金邊調〕、〔鮮花調〕等;四川清音有〔背弓〕、〔越調〕、〔迭斷橋〕等。伴奏樂器以胖筒筒為主,此外尚有二胡、碗碗琴、嗩吶、嘰吶子等。打擊樂器有盆鼓、小鼓、大鑼、馬鑼、小鑼、小鈸、板、二星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