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花部亂彈作品,又名《水擒龐德》,徽班演出劇碼,唱〔吹腔〕、〔高撥子〕。作者不詳。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73、74回。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命關羽進攻襄陽、樊城。曹操以於禁為帥,龐德為先鋒,統率七軍迎敵。龐德驍勇善戰,關羽馬失前蹄,幾為所敗;於禁深嫉龐德,便緊急鳴鑼收兵。關羽回營,夜觀兵書,揣摹對策,並攜關平、周倉夜觀敵營。適值襄江水漲,關羽乘機開閘水淹曹軍,生擒於禁、龐德。《水淹七軍》是清代戲曲舞臺上出現的不少“關公戲”之一,著重表現關羽的大將風度和謀略。。“觀書”一場詞白不多,主要通過表演動作,刻畫瞭他從冥思苦索到豁然開朗的心理過程;他與周倉相互配合的舞蹈動作,構成多幅具有雕塑感的舞臺畫面,描繪瞭關羽威嚴肅穆的神態。“觀陣”唱腔高亢激越,“水戰”武打繁重。劇中於禁妒賢嫉能、貪生怕死,恰與寧死不屈的龐德形成對照。光緒年間,徽班藝人王鴻壽(1850~1925)將此劇傳入京劇;婺劇、湘劇、川劇、漢劇、滇劇、晉劇、同州梆子、豫劇等劇種也都演出此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