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戲曲服裝中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縫有一段白綢,叫做水袖。演員可以利用水袖做出豐富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加形象的美感;有時也用作對樂隊的示意和交代。水袖技巧的基本要領,在於肩、臂、肘、腕、指等各個部位的協調配合,演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熟練地掌握水袖的性能和動作的要領,運用時才能得心應手。有經驗的演員在水袖的運用技巧上各有自己的創造,如程硯秋曾將水袖的基本動作歸納成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10種,這些基本動動作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組合,可以表現出多種不同的感情。在水袖的尺寸、質料、樣式和動作風格上,不同的演員常常有自己的習慣和特色;不同的劇種也常常有自己的特點:如吉劇旦腳的水袖,長約3尺,幾乎是其他劇種的一倍,飛舞起來有獨特的表現力;川劇小生服裝一般隻用一截白佈襯袖,長僅遮手,但在指法上卻有豐富的創造。水袖的技巧有時成為構成劇種和演員表演特色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