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彈詞演員。湖南長沙人,出身於手工業者傢庭。1918年從長沙彈詞名藝人鞠樹林學藝,主要學唱《秦雪梅教子》、《馬金龍訪華容》等短篇。1927年開始在固定書場“坐棚”,演唱《天寶圖》、《瓦車蓬》、《粉妝樓》等中篇故事。先後擔任漁鼓、彈詞藝人的行會組織永定八仙會和長沙市漁鼓彈詞業職業工會的值年、總管。抗日戰爭時期,組織曲藝藝人成立長沙市雜劇抗敵宣傳隊,擔任副總隊長,演唱《孫方政救國》等新詞,宣傳抗戰救亡。1946年後自設瀟湘書館,以演唱《說唐》、《封神演義》、、《嶽飛傳》、《英烈傳》、《水滸》、《楊傢將》等長篇書目而著稱於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舒三和懷抱月琴,深入工廠、工地、農村和革命老根據地為廣大工農群眾演出。先後著有短篇彈詞《女英雄郭俊卿》、《共產黨員劉胡蘭》、《賀慶蓮》、《孤島捉特務》、《百歲老人話今昔》等,都已出版;還整理改編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野豬林》、《武松打虎》以及中篇彈詞《寶釧記》、長篇彈詞《十五貫》等。舒三和的藝術表演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造詣甚深。演唱時丹田氣足,字正腔圓,優美高亢。他吸收地方戲曲和民間小調的某些聲腔,不斷豐富彈詞的表現力,如彈詞的大悲腔,就是他吸收湘劇的唱腔發展而成,故在藝人中傳有“益陽弦子長沙腔”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