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雜劇作傢。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孫楷第《元曲傢考略》以為即石盞德玉,字君寶,女真族,原籍遼東蓋州(今遼寧省蓋平縣)。由金入元,生年不詳,卒於至元十三年(1276)。所作雜劇10種,現存《魯大夫秋胡戲妻》、《李亞仙花酒麴江池》、《諸宮調風月紫雲亭》3種。《魯大夫秋胡戲妻》為其代表作,有《元曲選》本。作品寫秋胡新婚3日即被征去當兵,其妻羅梅英在傢辛勤操持,奉養婆婆。村中財主李大戶倚勢謀娶,遭梅英拒絕。10年後秋胡得官歸來,在桑園相遇,秋胡將她調戲。梅英回傢傢後發現調戲自己的竟是盼望多年的丈夫,要求離異;但迫於婆母之命,最後還是勉強相認。秋胡故事見於漢劉向《列女傳》。唐代有《秋胡變文》,後來成為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雜劇增添並改變瞭一些情節,反映瞭元代的社會生活,塑造瞭羅梅英這個具有反抗性格的婦女形象。《李亞仙花酒曲江池》有《元曲選》等刊本,寫妓女李亞仙與鄭元和相愛,元和金盡被逐,淪落街頭以為人送殯唱挽歌謀生。其父認為有辱傢門,痛加杖責。李亞仙救他脫離危難,助他奮志讀書上進。雜劇取材於唐白行簡傳奇小說《李娃傳》,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比原作有所提高,對後世演出的《繡襦記》有著直接影響。《諸宮調風月紫雲亭》有元刊本,寫諸宮調女藝人韓楚蘭與完顏靈春相愛,經歷許多波折,楚蘭守志不屈,終於團圓的故事。石君寶擅長描寫下層婦女的痛苦遭遇和鬥爭精神,語言本色,成就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