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巴爾加斯·略薩

  秘魯作傢。生於秘魯阿雷基帕市。少年時曾在玻利維亞求學。回國後於1950至1952年在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校學習。1957年畢業於聖馬科斯大學語言文學系。1958年以短篇小說《挑戰》獲得法國各刊物舉辦的徵文獎獎,得以去法國旅行。同年在馬德裡中央大學攻讀,獲博士學位。1959年赴巴黎進修文學,並結識拉丁美洲幾位著名的作傢。1960年開始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城市與狗》(1963),獲西班牙“簡明文庫”文學獎。1965年出版長篇小說《綠房子》,反映秘魯原始森林和海濱城市的生活,1966年獲西班牙文學批評獎。1967年被授予秘魯全國小說獎。1968年獲委內瑞拉“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文學獎。他的長篇小說還有《大教堂中的談話》(1970)、《潘達雷翁上尉與勞軍女郎》(1973)、《胡莉婭姨媽與作傢》(1977)。此外,還創作瞭一些中短篇小說、散文和文學評論。1976年8月在第41屆國際筆會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主席。這是拉丁美洲的作傢第一次擔任這個組織的主席。

  巴爾加斯·略薩提倡“不妥協”的文學,主張“文學要抗議,要控訴,要批判”。他的筆鋒常指向獨裁統治、教會和貪贓枉法的官僚。在創作方法上,他保持瞭現實主義的某些傳統手法,同時又吸收現代派意識流中的一些技巧,對小說的結構進行改革,故有結構現實主義之稱。

  

參考書目

 José Miguel Oviedo,Mario Vargas Llosa,La invención de una realidad,Barcelona,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