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歌的主要形式。亦稱“順天遊”。它的曲調悠揚高亢而多變化,歌詞活潑自由。當地人們常在山野間歌唱。

  信天遊篇幅短小,兩句一首。第一句多為比興句。如“羊肚子手巾包冰糖,我的哥哥好心腸,”“山丹丹開花紅姣姣,幹妹子人才長得好”等。

《信天遊選》封面

  信天遊多以七字句為基礎。每句字數不定,一般押腳韻,也有不押韻的。句中多用疊音詞和襯字,如“清水水玻璃隔著窗子照,滿口白牙對著哥哥笑”等等。信天遊的語言生動樸素,形象鮮明單純,是當地人民十分喜愛的抒情詩歌。為瞭表現較多的生活內容,有時將幾首乃至幾十首聯起來,進行敘事或抒情。

  舊社會產生的信天遊,多歌唱愛情、婚姻內容,表現人民對自由愛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婚姻不自由的苦悶與反抗,如《藍花花》等。土地革命以後,在陜北蘇區出現瞭不少歌唱革命新生活的信天遊,如“一桿桿紅旗空中飄,領兵的元帥是朱(德)毛(澤東)”,“東征死瞭好老劉(劉志丹),一個個哭的不抬頭”,“千裡的雷聲萬裡的閃,一朵朵紅雲飄的遠”等等,表現瞭人民對黨和紅軍的熱愛以及對革命的信念。

  信天遊的搜集記錄工作,是從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以後開始進行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文學系師生深入陜北農村搜集瞭大量信天遊。詩人李季在陜北農村工作時,刻苦學習民歌,親自記錄瞭3000多首信天遊,並運用信天遊形式創作瞭傑出的長詩《王貴與李香香》。